吴永良的《竹林七贤图》,正是承续并光大了这一伟大的“诗画互渗”传统。他所描绘的,远不止是七位历史人物的群像,更是一个震古烁今的文化符号,一种中国知识分子心向往之的“理想人格”的集合。
作品中,嵇康的孤傲、阮籍的旷达、刘伶的放诞、向秀的哲思……这些各不相同的鲜明个性,被艺术家以精湛的意笔线条和谐地统一于“竹林”这一精神场域之中。历史上,陈洪绶画出了七贤的“奇崛古风”,李士达展现了他们的“疏狂醉意”,傅抱石挥洒出他们的“磅礴诗意”,而吴永良先生,则以其深厚的笔墨修养,捕捉到了他们骨子里的“风骨”与“逸气”。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既是七贤的,也是所有在尘世中寻求精神独立之人的共鸣。

《竹林七贤图》(局部)吴永良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创作成就,更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映照——澄澈而刚正,纯真而无邪。正是有了对对生活热爱,诗词的感动,有了对笔墨的真诚,画出来的自然就是有诗意的画。
在吴永良的诗意画前,我们仿佛听到了千百年前诗人的吟唱,看到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或许正是中国诗意画的永恒魅力——它让诗与画在笔墨间相遇,让过去与现在在意境中交融,让艺术与生命在创作中合一。
(文/陈晓旻 来源:艺术宁波)
艺术家介绍

吴永良(1937—2020),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中国意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啸涛篆刻书画会和墨澜社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早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美术科,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得潘天寿、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等名师真传。1978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精于水墨写意人物,善作山水、花鸟,兼工书法,尤擅指画。
20世纪80年代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功,对中国人物画教学和当代美术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笔墨硬朗强健,画风清纯率真,格调高雅崇正,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晚年走出国门,在坚守民族笔墨之根本的前提下,变法拓新,最终完成对艺术新风格的锻造,迈向超越之境。
吴永良以一生的生命体验和真挚情感,创造出众多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融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于一体,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不朽典范,为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