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高的画在色墨的处理晕染上,图式的视觉感比较强烈,笔墨苍厚。这深深地得益于他之前对传统的学习,得益于之前对宋元绘画的理解,他的笔墨语言的呈现,一方面也很巧妙地把黄公望到近代的陆俨少等大家的线条进行再组合转化,从这点看出运高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转化能力很好;同时,他对当代的画家也有所借鉴,从这点上说,师古人、师造化、师今人,只要他觉得对形成他的语言图式有帮助的、有补益的他都学习,学习的眼界比较开阔,尤其是对山石的皴法的控制,线的秩序感的安排,线条虽然比较繁密,但是也能看到他内心很激荡的情致,没有陷入一点很匠气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从他的笔墨气质里,我看到运高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怎么去造境,去呈现山川的时候,他的激动的心情。记得王国维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两者不能偏颇,我觉得运高在呈现这种状态的时候,形式语言,笔墨追求,精神的指向,都往这种纯度上走,这一点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他这条路是能够走的很远的,我也衷心的祝愿运高在这个探索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高。
(文/丘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
作品欣赏

冰川回响34x42cm


苍松石上生42x5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