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水墨的氤氲在宣纸上洇开,张永海笔下的人物便从墨色深处走来——他们是时代的切片,是精神的镜像,更是一位画家以笔墨为犁,在人物精神土壤里深耕的艺术结晶。那些跃然纸上的人物,带着时代的印记,携着生命的温度,在虚实相生间,在浓淡变化中,完成了一场场动人心魄的精神叙事,甫一凝视,便有股源自艺术本真的引力,将观者的目光与心神牢牢攫住。

《故园春秋》200×240厘米2021年创作
水墨人物画的现代性突围,离不开对形式与语言的结构性思考。张永海深谙此道,他既扎根于中国水墨写意的传统根系,又不被程式化的笔墨所束缚。在他看来,水墨写意的主流应是人物画的当代表达,而真正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必须拥有“自我的笔墨”。这种“自我”,体现于他对画面节奏的精妙把控:或于局部着意,以细腻丰富的笔触刻画人物神情;或于某处留白,让混沌粗放的墨韵营造意境。浓淡干湿的墨色对比、黑白虚实的空间取舍,在他的笔下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一种视觉秩序的精心构——既让画面迸发强烈的冲击力,又于细节处暗藏耐人寻味的趣味。他抛弃过度的理性预设,让笔墨在旋转、分化、收放、包容中,自然流淌出美的冲击力,这种结构性的探索,是对传统水墨语言的活化,更是对现代审美需求的回应。

《乡音乡情》200×200厘米2021年创作
“传神写心”是张永海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核心。他不满足于对人物外形的浅表描摹,更致力于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褶皱。无论是市井百姓的质朴憨态,还是历史人物的精神气度,他都以笔墨为媒介,在形与神的辩证中寻找平衡点——既以扎实的造型功底塑造人物的真实感,又以写意的笔墨韵味传递人物的精神性。在他的作品里,人物不是冰冷的图像符号,而是充满生命温度的存在。那些惟妙惟肖的刻画,那些别出心裁的表达,皆源于他对看事物角度的独特理解:视角的独特性催生表现方法的独特性。于是,他笔下的人物或含蓄或张扬,或沉郁或明朗,却都在笔墨的层层叠加与墨韵的酣畅淋漓中,显露出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力。

《生生不息》200×240厘米2024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