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左剑虹的山水艺术,宛如一泓深潭,映照出天地造化的万千气象。观者步入其营造的山水世界,恍若置身于一个既真实又超验的境地——这里既有漓江风物的清俊奇峭,又有画家胸中丘壑的雄浑苍茫。他以一种内省而真诚的姿态,回归到艺术创作最为本真的源头——“心”与“物”的交融互渗。他的山水艺术创作实践,并非对自然表象的简单摹写,亦非对既定程式的机械重复,而是一场持续进行的、以笔墨为媒介的精神行旅,是画家内在生命与广袤自然在刹那间的诗意共振。

壁立千仞2024
观左剑虹之画作,最摄人心魄者,莫过于那充盈其间、沛然莫之能御的“山林气息”。这气息,源于画家数十年如一日地徜徉于自然怀抱,以全部身心去聆听、去触摸、去呼吸自然脉动的结果。这种气息的营造,并非依赖叙事性的铺陈或写实性的精微,而是通过笔墨语言的高度凝练与意象结构的匠心独运来实现。他善于在繁简统一中见出秩序,在虚实相生中拓展境域,在形意交融中灌注生机。画面中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虽经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处理,却更深切地契合了艺术表达的逻辑与情韵表达的逻辑,从而焕发出郁勃的生命活力与澄明的诗意光辉。

谁持彩练当空舞2024
笔墨之于左剑虹,不仅是造型的手段,更是心绪的流淌与人格的外化。他的用笔,兼具骨力与韵味。远观其山势,往往以淡墨没骨写出,朦胧氤氲中尽显山川的深远与空灵;近察其岩壑、村居、林木,则常以劲健的线条勾勒,于实处见其精神之凝聚。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辩证运用,使画面在“清空”与“质实”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清空”者,意境高远,雅致峭拔;“质实”者,结构严谨,形物深曲。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一个既可供精神栖居、又可任神思驰骋的审美空间。

云起图68×137cm
在画面的空间架构上,左剑虹深得传统“三远法”之精髓,并能出以新意。他尤其擅长运用几何化的山体构成、对比与错迭,营造出拔地而起、蜿蜒升腾的动势,赋予了静态山水以内在的张力与运动感。这种处理方式,强化了山水的雄浑气势与奇俏风骨,同时也揭示了自然造物内在的秩序与无限丰富性。而其间留白的巧妙经营,更是匠心独运,使“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些留白,时而成流云,时而成水汽,时而成广阔的天空,它们不仅是画面气息流转的通道,更是引发观者无限遐想的空间,使得整个画面在深远高旷之中,洋溢着一种静谧、祥和而又生机盎然的氛围。

听蝉消夏图68×137cm
若论其艺术的精神内核,则离不开他对漓江这片土地的深沉挚爱与独特解读。漓江的风情,在其笔下被赋予了超越寻常清秀婉约的品格。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意象凌厉、危岩高耸的水墨构成,呈现出一种大气与厚重,甚至带有几分“悲壮”气质。他将自己对“人与自然”主题的直觉理解,渗透于平实、灵动的笔墨之中,从而营造出那种天高地远、山高水长的空阔感和广大感。这种境界,透出的是一种磊落与坦荡,这既是画家的艺术气质,更是其生命品质的自然流露。

状元家风2024
左剑虹的山水画,是一场在自然与笔墨间的诗意跋涉。他以直面造化的真诚、虚实相生的笔墨、守望纯粹的精神,在当代画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山水天地。这片天地里,漓江的水依旧清澄,山峦的骨依旧雄奇,而其间流淌的,是一位当代画家对传统的深情回眸,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对生命的真诚叩问。他的艺术,如同一首未完的山水长诗,在“人与自然”的主题下,不断书写着新的内容。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大芦古村2024


静美宏村2019

请横屏欣赏

浣溪净身图 144x365cm 2015


与山为友 其心也厚 144x365cm 2016


白云出岫图2022


时事有感2022
画家简介

左剑虹,广西灌阳人,祖籍湖南湘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工作室导师,中国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画家,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学院院长、漓江画派研究院院长、桂林市政协常委。出版专著《漓江画派画家个案——黄格胜的艺术之路》《美术家文艺随笔丛书——大道惟朴》;画集《左剑虹西藏纪游》、《中国画艺术家左剑虹画集》《山水画名家左剑虹》《剑虹小品》《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左剑虹作品集》《左剑虹写生作品选》等,发表大量作品专业论文及评论。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参加历次漓江画派作品展,曾在广西南宁、桂林、福建仙游、山东淄博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国内外二十余家专业杂志先后有专题报道和介绍,2018年应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邀请讲学并赴大英博物馆作学术讲座交流。入选国家画院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广西国画优秀作品展”、全国政协主办的“广西是个好地方——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