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立冬 | 卢禹舜: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生命最深沉的回响

立冬 | 卢禹舜: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生命最深沉的回响
2025-11-08 14:25: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公历11月7日,太阳行至黄经225度,冬季正式揭开序幕。“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节,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与敛藏阶段。

对艺术家而言,冬藏不是终结,而是积蓄与内省。卢禹舜先生笔下的“静观八荒”,恰是这冬藏精神的映照——于静默中见磅礴,在虚无中藏万象。 

唐人诗意之九

68cm×68cm

纸本设色

立冬与艺术:敛藏之美,静观之道

立冬是收获与休养的季节,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而对中国画家来说,此时更是内观自省、沉淀创作的黄金时期。

卢禹舜先生曾言:“静观坐究、澄怀观道、道法自然、八荒通神”。这种艺术追求与立冬之气高度契合。敛藏,是为更丰厚的积蓄;静默,是为更深远的表现。

在《立冬即事二首》中,仇远以细腻笔触描绘立冬景致:“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此般观察入微,正是艺术家“风物入怀,纤毫毕现”的体现。

而陆游在《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中写道:“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立冬时节菊花盛开,诗人移床花间,把酒自娱,将生活过成艺术,这正是“尽情于境,创造生活范式”的写照。

如同卢禹舜先生在水墨中构建的天地秩序,立冬之美在于其含蓄而深沉的内在力量。它提醒我们,在艺术创作与生活中,都需要学会“藏”:藏锋于笔,藏巧于拙,藏富于内。

唐人诗意

68cm×138cm

纸本设色

立冬寄语:心向暖阳,笔墨承情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宋人仇远在《立冬即事》中已捕捉到冬日里暗藏的生机。

立冬时节,最宜温一壶热茶,赏读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笔下,冬日不是终结,而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

立冬补冬,补的不只是身体,更是心神。白居易《问刘十九》中“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邀约,温暖了千年冬夜。

范成大在《立冬夜舟中作》中写道:“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立冬之夜,诗人于舟中望山火渔灯,感悟岁月静好。

这个立冬,不妨如古人般“围炉煮茶”,在寒冷中寻觅温暖;或如卢禹舜先生般“静观八荒”,于简约中发现丰富,在寂静中聆听心声。

八荒通神,心怀天地。愿你这个冬天,身心安宁,笔墨丰盈,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生命最深沉的回响。

静观八荒

68x135cm

纸本设色

(来源:八荒锦绣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大道不孤·天地人和——卢禹舜中国画作品展座谈会” | 群贤论道青城,共探卢禹舜画作中的“天地人和”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获“人民教师”称号;“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卢禹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