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他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如同潜水员在跃入未知深海前的准备。当他睁开双眼,新作《文脉之光系列》映入眼帘的瞬间,他感到“好像触电一样”。这不是欣赏,而是一次遭遇;不是评判,而是一场启示。艺术家郑忠在画室清晨经历的这一幕,恰是其艺术理念最生动的注脚——那是一场与“新我”的不期而遇。

这场“触电”源自何处?它并非精密仪器的测量结果,而是心灵在毫无防备状态下被真理直接叩击的震颤。他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来描述这种体验,精准地捕捉了创作的神秘本质:真正的艺术诞生于一种“忘我”的沉醉,在那里,艺术家成为通道,让那些超越个人局限的“真话”经由他的手、他的笔,流淌到画布之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心灵无时无刻不被外来的浪潮冲刷、塑造。许多画家困于前辈大师的阴影中,以“维妙维肖”为最高荣誉,却不过是“用自己的歌喉唱别人的歌曲”。郑忠的《文脉之光系列》则展现了一条逆流而上的路径。他的画作中,没有前人的窠臼,没有昨日“我”的惯用套语。它们是从真空中孕育的形式,是每一次呼吸、每一日功课沉淀后的结晶。

这套作品的经营之道,宛如一颗“露珠”的形成——经过漫漫长夜天宇的无声滋润,凝聚于叶脉边缘,在晨光中闪烁着“宝石般璀璨”的光芒。它浑然天成,“莫详其所从来,亦不知杳然又通向何方”。这揭示了郑忠艺术的核心:创作不是对已知世界的描绘,而是对未知可能性的探寻。它是一次次“自我甦新,不停嬗变”的精神修行,其成果是那个只能在当下生成的、神经兮兮的、“梦呓般”的崭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