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11月7日下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浙江画院主办,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协办的“远行——余昌梅写生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宣布展览开幕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晓,浙江省委巡视组原组长蒋永志,浙江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张均林,浙江省文联二级巡视员张赛飞,浙江省文联原书记处书记高克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骆献跃,临平区政协主席张俊杰,临平区人大副主任沈世杰,浙江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吴熔,浙江省社科联原二级巡视员俞晓光,省直住房公积金中心原二级巡视员应金龙,省政协民宗委办公室主任兰怡雪,浙江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倪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公司总经理周小勇,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茹峰,杭州画院常务副院长缪宏波,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吕璐颖,浙江展览馆馆长汪健,浙江展览馆副馆长林应辉,浙江美术馆副馆长黄寿耀,富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明,临平区国投董事长朱海波以及艺术家池沙鸿、姚晓冬、罗小珊、陈青洋、王葱葱、宋帅、张驰、杨星空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茹峰致辞
茹峰在致辞中说到:余昌梅作为画院的中坚力量始终坚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作品质朴、真诚、不尚浮华,既延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又兼具鲜明个人特色,每一幅作品都是与自然神交的生动见证。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骆献跃致辞
骆献跃在致辞中提到,余昌梅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座右铭,将传统笔墨与自然造化深度融合,作品兼具宋人丘壑的厚重与现代审美的清新,以小见大展现宏大意境,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热忱。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黄寿耀为余昌梅颁发收藏证书

本次展览策展人吴顺华发言
吴顺华分享了展览筹备的心路历程,他以“普通食材成就珍馐”为喻,生动阐释了展览的核心理念。他表示,余昌梅的作品以写生为载体,记录了行走山河的足迹与感悟,希望观众能以“游走”的方式,在展厅中感受人文山川的魅力与艺术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

余昌梅致答谢词
余昌梅上台致答谢词,他真诚感谢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支持,坦言本次展览是对自己近10年写生创作的梳理与总结,作品清晰呈现了自身的写生历程与学术思考。

开幕式现场

合影
胸中大块——行走中参悟造化的心灵朝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余昌梅的艺术信条。他摒弃主客对立的西方写生观——将画家作为认知主体,站在自然对面进行观察分析的理性探索。每一个久居城市的画者,都是意在山林的远行者。
余昌梅深谙,人类不过是自然史诗的晚到读者,需心怀谦卑,聆听其声,感知其脉,尊重其存在。他选择以东方“参悟造化,与道冥合”的谦卑融入自然——苍茫天地间的一汪水、一棵树、一块石,皆是人与自然之间静默而有力的深刻理解与合作。画中一石一树皆非客体,而是饱游沃看后提炼升华、人格化的生命共鸣。人文的高贵与对自然的谦卑在他手上交织、咬合、相生。
正如策展人吴顺华所言,他的笔墨是“静默而有力的合作”,在行走中涤除陈腐,将天地浩气凝为120余幅心象风景。他深谙传统不是庙堂佛龛,而是可闯入找趁手兵器的“东海龙宫”,可以膜拜,不必“神化”。
余昌梅将南方的钟灵毓秀、北方的苍茫寂寥、瀚海的烟波浩渺乃至雪域高原的尖峰巨障,尽收胸中丘壑网中。他用远行的背影涤除陈腐、激活笔墨,化万千于胸中丘壑,与自然和解共生,与时代精神合拍。



尽精微致广大——小幅写生的冒险与野心
在浙江美术馆展厅,余昌梅选择以“小”破局。120余件盈尺之作如一场艺术裸呈:无巨幛屏障,无繁复技法,唯有直面真实的勇气。很多人调侃个展如同褪去衣衫坦诚相见,接受褒贬。在大型美术馆以小幅作品示众,更是艺高人胆大。这些小画如同“暴露感极强的山脊线”,笔触鲜活不容有失,如同攀登者在危险却醒目的山脊线上行走。它们以写生为支点,撬动被都市掩埋的精神原乡——枯笔淡墨间,山风穿谷的呼啸、浪礁相击的轰鸣隐约可闻。这恰恰是他用藏一手和露一角的方式,不动声色地表露“大野心”。这种“藏露哲学”,正是艺术家对“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当代诠释。这120余件小作品的“小展览”,正是余昌梅在远行轨迹里的尽精微,致广大。





棱镜效应——让观众照见自己的山川湖海
展览如同一场“直播式远行”,引导观众步入余昌梅的引力场,在宣纸上洇开山脊连绵的逶迤,浪礁缠绵的和鸣,幽谷白练的山风……但画作并非终点,而是折射万千可能的棱镜。当城市藩篱中的人们驻足画前,雪域经幡的震颤、林间晨雾的氤氲,皆可成为个体生命的镜像。那些未完成的诗稿般的笔痕,邀请观者以自身经验补全意境,在“结痂重生”中寻回与自然的契约。
他希望把作品当作一面棱镜展现给观众,让每位观众从中看见自己的山川湖海。这些小作品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远行的深情凝望,见证了余昌梅这些年行走自然海纳天地的胸中大块。正如展厅余韵中残存的墨香,墨香里或许还残存着山野湖海的清冽,那是远行者留给观众的注脚,也是余昌梅用笔墨丈量大地的生命纹路。



11月8日上午,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茹峰对此次展览作了精彩深入的导览讲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1日。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空濛朝气合35cm×25cm


流涧含轻雨35cm×25cm


流水折空谷35cm×25cm


山雨欲来35cm×25cm


查济村 15cm x 40cm


海疆行系列之二25cm×35cm


嵊泗枸杞岛之二25cm×35cm


红枫古道 35cm x 25cm


太行巍峨35cm×25cm


皖南民居38cm×18cm


陈家铺烟雨57cm×57cm


东浦老街 57cm x 57cm


烟泉图 50cm x 35cm


虹梯关83cm×50cm


金珠瀑50cm×35cm


太行山村 33cm x 69cm


骤雨初歇 33cm x 69cm


斯宅所见 57cm x 57cm


远山含黛 96cm x 45cm


浙西大峡谷 96cm x 45cm
(来源:浙江画院)
画家简介

余昌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画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