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友在致辞中对展览主题进行了解读:“山东是孔孟之乡,是重要艺术文化发展基地,山东艺术讲究‘和’,与天地、人心、笔墨相互融合,‘与物为春’正是和谐之美的诗意表达。本次刘万鸣携展览来到山东,是对这种精神的深情诠释。”

刘万鸣致答谢词
刘万鸣在致辞中对本次展览呈现过程中山东美术馆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对自己的艺术探索与成长之路进行了回顾。他表示:“如今,见到的经典越多、见到的同道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创作与理论还有很多需要精进之处。本次展览走进山东美术馆,对我来说,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杨晓刚主持开幕式
据杨晓刚介绍,山东美术馆每年策划主办全国名家研究个案系列展览,是长期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美术馆坚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艺术家个案进行系统梳理,不仅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深入挖掘其艺术思想、语言创新与文化价值。“本次展览得以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我们深感荣幸,这既是对山东美术馆学术策划与展览执行能力的认可,更是一次将国家级优质艺术资源引入山东的重要契机。”杨晓刚表示,刘万鸣作为一位学者型画家,其艺术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脉与时代土壤。

展览主题“与物同春”,源自庄子“与物为春”的哲学智慧,寓意万物有灵、春山可望。在刘万鸣的笔下,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草木花果,皆被赋予灵性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传递着万物和谐的哲学理念。本次展览共展出刘万鸣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500余幅,涵盖各类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竹石、瓜果杂项等多种题材。展览分为“搜妙”“觅趣”“尚朴”“创真”“求意”五个单元,立体呈现其艺术全貌,既是对其艺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其创作理念的深度阐释。在“搜妙”单元,刘万鸣将花鸟画从传统书斋把玩引向了一种具有现代展厅张力的“大景花鸟”格局;在“觅趣”单元,他巧妙地将宋人“写生”转化为个人“写意”,尽展深度的“观物”之得;在“尚朴”单元,集中展示其书法作品,可见刘万鸣用笔追求“毛、涩、沉”,呈现出“大巧若拙”的审美高度;在“创真”单元,人物素描揭示了刘万鸣艺术体系中“以西润中”的深厚根基;在“求意”单元,刘万鸣的指画新作拓展了其花鸟画的语言边界,体现了一位成熟艺术家勇于打破工具局限、直指艺术本真——“意”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