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抗战印记 | 何邦辉:以墨为锋绘峥嵘,“鲁艺”精神永传承

抗战印记 | 何邦辉:以墨为锋绘峥嵘,“鲁艺”精神永传承
2025-11-10 16:56:0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礼赞英雄精神,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共同推出“致敬!老兵——抗战印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书画艺术历来是传承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形式,创造性融合书画艺术与AI技术,结合动态化书画等创新形式,让静态画作“跃然屏上”,并邀请多位著名画家,讲述红色艺术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激励今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让英雄的事迹永不褪色,让历史的回响永续传承。

——编者按

2025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年份,著名人物画家何邦辉应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之邀,历时数月创作完成沂蒙主题抗战作品《鲁艺》,并于9月中旬在临沂美术馆展出。昨日,我们对话何邦辉先生,听他讲述这幅作品背后的历史考量、艺术匠心与红色情怀。

何邦辉《鲁艺》2025

缘起:一份承载历史重量的邀约

“接到山东省美协邀请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艺’这个题材。”何邦辉的话语中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上个世纪40年代,鲁艺艺术团宣传队走进沂蒙山革命老区,用文艺的力量唤醒民众、鼓舞士气。在抗战80周年这个特殊节点,把这段历史搬上画纸,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作为70后画家,何邦辉坦言自己虽未亲历那个艰苦年代,却始终对革命历史题材怀有深厚情感。“为了还原真实场景,我查阅了大量史料——从鲁艺宣传队的活动记录,到当时的版画作品、文艺节目记载,甚至老照片里的服饰细节,都反复核对。”这份严谨,为《鲁艺》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历史根基。

《鲁艺》局部

匠心:传统笔墨里的全景叙事

走进《鲁艺》的画面世界,沂蒙山的苍茫远景与近景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呼应——这正是何邦辉精心设计的“全景式构图”。“我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智慧,尤其是汉代画像石‘人物的大小按照主次关系,不按照写实和透视’的表现手法。”他解释道,“重要人物放大细致刻画,次要人物适当缩小,这种延续千年的人物画手法,从明清到海派时期从未断层,我想让这份民族绘画精神在作品中重生。”

《鲁艺》局部

画面中,多个历史场景被巧妙定格:鲁艺队员们演绎《生产大合唱》的热烈场面,歌声仿佛穿透画布;墙面布满抗日救亡宣传标语,字字铿锵;角落里,木刻版画的印制与张贴场景尤为醒目——其中一幅正是李桦先生的代表作《怒吼吧中国》。“这些版画是当时的‘精神武器’,受珂勒惠支先生影响,再经鲁迅先生倡导,罗一川、罗工柳等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以笔为枪传递抗战力量。”何邦辉指着画面细节,眼中满是对前辈艺术家的敬佩。

《鲁艺》局部

更令人动容的是画面右侧的百姓场景:在女同志带领下,老区群众自发组织旱船、快板等文艺汇演,八路军与老百姓围坐观看,笑容里藏着“以苦为乐”的坚韧。“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艰苦,但军民同心的精神最动人。我不想只靠文字说教,而是通过这些具体场景,让观众感受到那种众志成城的力量——没有这种集体意识,就没有抗战的胜利。”

魂核:从“鲁艺”之名到精神内核

谈及作品命名,何邦辉分享了一段小插曲:“最初想过‘鲁艺鲁艺’这类名字,但最后还是决定只用‘鲁艺’二字。简洁的两个字,反而能承载更厚重的历史内涵。”

《鲁艺》局部

在他看来,鲁艺的价值远不止于文艺宣传。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把抗日救亡的思想传递给百姓,把艰苦朴素的作风融入人心。当时鲁艺队员待的时间不长,却点燃了老百姓自发宣传的热情,这种精神的延续,才是最珍贵的遗产。

回响: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

当被问及作品的当代意义,何邦辉语气坚定:“现在很多人了解抗战历史,多是通过黑白电影,但电影是流动的,而绘画能把瞬间定格成永恒。我希望观众站在《鲁艺》前,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场景,更能思考当下——生活好了,革命精神不能忘。”

《鲁艺》局部

作为新时代的人物画家,何邦辉始终认为自己有一份特殊的担当:“70后画家成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有责任挖掘红色题材,用艺术语言让年轻一代读懂历史。这次临沂美术馆的展览主题是‘沂蒙精神代代传’,这也是我创作的初心——让艰苦朴素、军民同心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采访尾声,何邦辉望向窗外,目光中满是期待:“希望《鲁艺》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只要有人还在关注、传承这份精神,抗战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褪色。”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作者/周龙

摄像、摄影/姜治程 袁少帅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画家简介

“借风曳舞——马海方、何邦辉师生展”将于4月19日在潍坊开展

何邦辉

1975年9月出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济南市美协副主席

山东画院签约画家

山东美术馆馆聘艺术家

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

31次入选中美协的展览,其中优秀奖(入会资格)13次

《盛况空前》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

《淄博温度》入选第十四届美展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何邦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