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彭利铭:我的精神归宿,散落在所有与笔墨相遇的时刻

彭利铭:我的精神归宿,散落在所有与笔墨相遇的时刻
2025-11-11 14:42: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客里光阴惊晚秋,

无端薄念上孤舟。

举杯欲语蟾光冷,

一任乡愁逐水流。

忽然想起不久前的长沙之夜。信步穿行于几条幽深巷陌,虽只是浮光掠影,却仿佛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一种植根于日常、却又超越凡俗的文化品致,别饶隽味,生机勃勃。尤其那扑面而来的辣味,是长沙最炽烈的问候。它不单是舌尖的灼热,更是一种弥漫在街巷空气中的烟火之气,瞬间唤起了游子心底的亲切。这辣,是地域的性格,是湘菜文化沉淀的厚重底蕴。脚下青石台阶被岁月磨蚀得温润如玉,映衬着门额、檐角上栩栩如生的砖雕石刻纹样,无声诉说着千年文脉的绵延传承。而最动人的,是这“辣”的情致已深深融入百姓寻常生活,淬炼成一种“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生命哲学。它“辣”出了湖南人骨子里的那份傲岸与自信,“辣”出了湖南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刚健。

见一小馆挂了几幅国画小品,第一印象是安静熟练,含情抒怀。虽非名迹,却在畅神中自有笔趣。丹青存雅意,笔墨见风流。大概这便是雅俗共赏之境吧。在街巷中得见如此可赏之作,实属难得。我常说中国书画就是一座摩天大楼,添砖加瓦才是成功的标志。想今日巷中所见画作,或为小写意之率真,或为没骨之渲染,或为白描之流畅,或为泼彩之天成……不也是对“以理法取正,以神趣为归”、重心灵抒写的理解与追求么?不也是为中国书画添砖加瓦之为么?众所周知,书画之路本是寂寞而长长的小路,途中必会遇到种种困阻。初学常感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继而是放也放不下,想丢却又丢不掉。此时,无所适从的尴尬,着实令人烦躁,甚至有所失望。今日巷中所见画作,岂非作者历经徘徊后,于寂寞之中日课不辍、默然耕耘之果?其为理想艰难前行,迷惘之后更见坚韧、执着与坚定。此般赤诚,此般热爱,此般锲而不舍,不也正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映照么?思之,敬意油然。当今常论文化自信,何谓自信?我从这巷间守正创新、承古开今的小幅画作里,窥见了湖南画家笔下那份自信。

返至宾馆,乘兴得五律一首,以表敬意:

春盛万花开,

云青百鹤来。

耕耘承史脉,

笔墨寄情才。

锦绣倾心绘,

梅兰执意栽。

人生怀大志,

缓步上高台!

适见友人微信中感慨:“人生有两境界,一曰知道,明白所求;二曰知足,知足所有。”我自忖,二者皆得。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有一种公平是可期的:你所从事的事,恰是你所深爱、所求索、所梦想,乃至信仰所在。这是一种幸运的公平,我得之,故我知足。与诗文书画相伴,我得到了我的快乐!有时看似失去了很多,承受了许多,或似从高峰跌入低谷,但我知人生本无坦途,这些都是有所获、有所成的必经之路。

1234...全文 34 下一页
关键词:彭利铭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