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和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我们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寻觅一份源于土地的真诚时,姜向东的风景油画恰似一捧带着泥土芬芳的草木,从江南乡野的原生景致里生长而出。他以画笔为眼,在大自然的本真样态中求索,将生命的体验、情感的浓度与对家园的眷恋,凝结为一幅幅既具“人间烟火气”又含“天地清旷感”的视觉叙事,成为了当代风景油画创作里一抹独特的亮色。

《官岭村口的风景》布面油画80cmX80cm姜向东2025.09
姜向东的风景油画创作,始终锚定于“本土”与“原态”的双重坐标。他将南方小城周边的水泽、乡村、林地纳入视野,让艺术的根系深植于生活的土壤。这种对原态场景的执着关注,绝非简单的视觉记录,而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真诚外化——那些蜿蜒的溪流、错落的屋舍、层叠的林木,皆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的具象化,是他以净美的诗心对日常风景的审美穿透。

《大金山下的风景》布面油画80cmX80cm姜向东2025.06
在他的画布上,那自然天成、朴实清澈的风貌背后,是对简素质实创作立场的坚守。他的写实,并非对物象的机械摹写,而是带着生命温度的呈现。这种呈现,将市井草根的火热、大地耕作的质朴、生态和谐的静美熔于一炉,让寻常习见的乡野风景升华为承载生命情致的美学载体。正如他笔下的每一抹绿色,都不是单纯的色彩符号,而是江南草木在四季轮回中勃发的生命节律;每一处水域,都映照着天空的云影与人心的澄澈,成为自然与人文对话的媒介。

《印象十八洞》布面油画80cmX80姜向东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