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概况
独步丹青·何哲生油画展
策展人
何净
学术主持
黄宗贤
展览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华阳街道益州大道南一段99号富森美天府7、8栋
Sen Gallery和IMOLA陶瓷生活馆意琅阁艺术生活空间
开幕时间
2025年11月16日15:09
展览日期
2025年11月16日—2026年1月16日
11月16日,“独步丹青·何哲生油画展”将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富森美天府Sen Gallery和意琅阁艺术生活空间举办,欢迎各位前来参观。
展览标题题字

——刘云泉,著名书法家、国画家
展览画册



展览导览手册(拉页)
展览前言及展览画册序文“光色为诗——何哲生油画艺术论”由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撰写。



展览内容
(一)山水油画
“把中国山水画勾勒山形的墨线反用,以光的逆照形成光与色的亮线替代墨线。终于找到了线造型与光和色相结合的极好办法,既能从容地承继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运线的魅力,又能将油画的本体语言‘光’和‘色’以及由光和色产生的空间意蕴融合无间地贯穿在山水油画中,从而从心灵体悟出发,组织亮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流转的速度、节奏、韵律,使之趋向于诗和音乐。这是一种新的语汇。”——摘自拙文《山水油画的意象传承》
油画中这样的运线,使其属于光和色,即探索线在不同空间位置的不同色彩变化,承载着光和色在画面表达空间的使命,同时承载着中国画运线的书法韵味,超越了线仅仅作为物理边界的价值,让线成为情感的外化物和具备独立审美品格的对象。从而拓宽了油画语汇的审美边界,这样的运线完全可以成为油画语汇的新成员。

山水 油画 100X81cm 2003年


母乳 油画 200x300cm 2003年
(二)油画花鸟
用绘画描绘花卉、蔬果,在欧洲称为“静物画”。同样是描绘花卉、蔬果、飞禽走兽,在中国绘画传统中,中国画家却截取其一段生命状态加以描绘,称为“折枝花卉”或“花鸟画”。
生命状态是中国画家观照自然的审美方式,中国画家把感知到的自然实像的物理形态,通过认知的提升转化为意象的艺术形态,使花鸟画具备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油画花鸟”正是承继中国传统花鸟画审美文脉、进行本土化探索的尝试。

野花 油画 80x70cm 2023年


乞 油画 80x60cm 2019年
(三)朋友肖像
这组肖像画画的都是我的朋友、亲人、学生、模特,以及我走进大山体验生活时画过的彝族和藏族同胞。他们在“我”生病时真诚地关心我,他们为我深感焦虑,让我难以忘怀,于是我选取了他们共有的情绪特征“焦虑”作为母题,画了二十幅朋友的肖像。
肖像画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化特征,选择相应的具有个性化的画法,亦即在形体、笔触、色彩、构成方式上要有个性,尽量做到每幅肖像的画法都不一样,这是这套组画的美学取向。

何哲生朋友·丙 油画 90x90cm 2013年


何哲生朋友·午 油画 90x90cm 2012年
(四)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人人敬畏的神秘乐园。那里的人们把山崇敬为“神山”,视湖水为“圣湖”,将古树称为“神树”;寺庙是神的物化。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人们顶礼膜拜的山川,被称为神的居所。《尚书·舜典》中说:“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敬畏自然,是人们的一种信仰。显然,汉、藏民族共同具有原初的敬畏自然的信仰!

神树 油画 120x140cm 2007年


佛地·高原(一)油画 120X100cm 2015年
(五)巴蜀文化
四川素有“巴山蜀水”之称。“巴山蜀水”的称谓源于这一地域古代巴族人和蜀族人的生存历史。古蜀族人虽地处西南一隅,但早在夏、商、周时期就与中原王朝并存,甲骨文记载了他们相互交往的历史。
三星堆文化遗存以及延续三星堆文化的金沙文化遗存的出土,显示并证明了古蜀文化惊世骇俗、经天纬地、奇谲诡异的鲜明特征。
《蜀韵长歌》承接古蜀人的想象力,在《太阳神鸟》的光照下,《青铜面具》和《青铜立人》从神秘的巴山蜀水中飘然走来,呈现古蜀人祭天、祭地、祭祀山川的诡异神秘氛围。

蜀韵长歌 油画 180x180cm 2010年


东·南·西·北 油画 180x60x4cm 2008年
展览场地
两个展馆分别是Sen Gallery和意琅阁艺术生活空间。一楼二楼为意琅阁艺术生活空间。油画展设在一楼大厅。展厅内设有咖啡厅。二楼艺术交流活动中心可以休息。三楼为意大利IMOLA陶瓷生活馆,陈设意大利艺术陶瓷。现代陶瓷本身就是一幅幅抽象艺术。























(来源:何哲生工作室)
艺术家简介

何哲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美协油画艺委会原主任,四川昆仑风景油画研究会原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