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价值是他艺术作品价值的内核,作品的价值是通过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体现的,艺术语言体现的是艺术家独到的想像力与表现力,艺术语言本质是对痕迹、符合和节律的认知程度,浅表或深刻都源于他的艺术思想。所以优秀的艺术家都是语言独到的大家,不会用别人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对痕迹、符号与节律独到的认知,也因此才具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语言的双重价值是可以言说和不可言说,再现可以言说的,表现不可言说的,是痕迹让语言开始,还是痕迹,让想像殊途同归。

视觉的认知把人们看到痕迹与想像痕迹分成生活与艺术,所以好的艺术脱离生活的表象价值,而对痕迹的表现价值穷追不舍。

痕迹、符号和节律构成语言的基础逻辑,又因为“逻辑先于任何经验,那些经验是说某个东西是这样的,它先于“如何”,而并不先于“什么”。”所以绘画一旦进入逻辑的因为与所以,它就在自我认知的同时,也为自我设限,自己已无法想像,怎么会启发别人的想像呢?所以只能是虽然与但是给人想象,艺术不是确定什么,而是通过否定去不确定什么,不是再现“所以如此”,而且表现“可能如何”,艺术的逻辑只能用辨证去魅,去除因为与所以,建立虽然与但是,不让作品去肯定,而让想像去可能。

艺术的生命是不设限的,不论艺术家在或不在,他的艺术都因他的思想在或不在,他所以在,是因为他的自由、自主、自洽令人想往,他所以不在,是因为他的雷同、重复、庸常令人厌恶,他所以在,是通过对自己的坚守,肯定了人的价值,他所以不在,是通过对物的追求,否定了人价值。

人人都可以拥有艺术的行为,但不自由就不会拥有艺术的生命,这就像你可以占有一个人的身体,却不代表你占有了这个人的心灵,给心灵以自由,你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一件作品水平的高低不是作品本身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观众认识水平的高低,好作品面对低认知,差作品面对高认知,作品都无法得出真实的判断和结果。

艺术家举凡优秀,都是喜于把二元归于一中,从技术到艺术,从行为到语言,从共性到个性,从客观到主观,从想法到说法,从临界到破界,从违法到守法,只有充持厥中,才能得失平衡。

“任你挑出千般错,我就不做一声吭”。
现实在不断变化,主义就没有一定之规,人在不停变化,表现就不是照片所能。

语言无法扺达的地方,艺术可以,语言负责守护边界,艺术则负责开疆拓土,现实告诉你这是什么,想像则告诉你它什么都不是,或它还可以是什么,艺术负责记录想像的说法,而无视现实的说法,因此,用现实的语言无法表达想像,只有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想象并呈现出想像,表达与呈现,简单说,这就是表现。

恒常,可以是庸常,可以是知常,知常为明。
知常而退,安份守己是庸常,
知常而进,以全盖偏是恒常。
…
作品欣赏
《创作断想集》之六













































































































































(来源:画说人生)
艺术家简介

代大权,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文艺创作专家指导委专委,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专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专业委员会暨版画院执行主任,院长。中国国家美术工程,中国文联、文化旅游部等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指导委员会委员、评委。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委员、评委,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博士生答辩导师。代表作品有《顽强的希望》《生日快乐》《重于泰山》《来自老百姓》《呼吸道》《歌尽桃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