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向阳|遗痕-存在的考古
林栋|寥穹寂永
展期
2025.11.08——12.22
学术主持
吕品昌
策展人
封治国
执行策展
王谞、戴炯捷
地址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
主办单位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鲁迅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
支持单位
东方大漆艺术基金、榕·艺术空间(香港)、諝空间、春美术馆、环宇益桥画廊、津湧酒业

前言
《王向阳|遗痕-存在的考古》
“遗痕”不仅是时间在物质上的印记,更是存在在意识深处的延展。王向阳的作品以大漆为媒介,延续东方材料的精神传统,同时以一种近似考古学的方式,去揭示物质的生成、毁灭与重构过程。在他反复的覆盖、灼烧、剥离与打磨中,漆面成为一个被时间折叠的场域。每一次堆叠都在书写记忆的层次,每一次裂变都在回应存在的痕迹。《遗痕:存在的考古》不仅是关于物质的发掘,更是一场关于“存在本身”的哲学探问——在被时间掩埋的表层之下,人类的感知、记忆与精神如何被保存、腐蚀与重生?展览的叙事从“光”与“印”开始,经过“黑”“土”“界”的层层堆积,最终在“余烬”与“流迹”中回到生成与复归。这是一场从物质到精神的考古,也是一段从毁灭到重生的过程。
(文/王谞,策展人、艺术机构运营者)
前言
《林栋|寥穹寂永》
当个体直面宇宙,“奔逸绝尘”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庄子“心斋坐忘”的智慧恰为当代精神困境提供密钥——世人困于物欲裹挟与价值迷思,精神焦虑本质是“外逐其物,内丧其真”的迷失。林栋以大漆为媒,用艺术揭示超越焦虑的路径:于有限存在中构筑无限精神世界。林栋运用大漆“百层千涂”的特性,以“禅修式”创作赋予作品精神重量,让每一道漆痕都成为对抗虚无、超越焦虑的印记;他以“层层髹弹”之法,融传统漆艺与抽象极简,让漆料在反复髹涂、打磨中,既转译宇宙混沌之态,又于肌理间隙流露“虚室生白”的空灵。漆与综合材料的质感碰撞,恰似“有”与“无”的相生相成,暗喻当代人在虚实之间的精神挣扎。尼采“上帝已死”宣告传统价值崩塌,而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达事观,为意义创造指明方向。愿观者体悟这份既是他梳理内心混沌、疗愈存在焦虑的过程,亦是对“心无旁骛”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