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和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当代水墨画坛,付永军的创作如一股清冽的泉,在传统的河床里奔涌出新的诗意。他以笔墨为舟,载着对自然的深情、对生命的体悟,在宣纸上构建出一个个物我两化、情景交融的精神秘境。其笔下的一花一叶、一水一石,都在水墨的氤氲中转化为抒情的符号,于虚实之间构建起了一方可感、可听、可思的艺术世界。

万树碧桃都作花2012年136cm×68cm
观付永军的水墨艺术,最先触动观者的是其作品中那股蓬勃的生命气息。这种生命感并非来自对物象外形的精微刻画,而是源于艺术家与自然万物之间建立的内在共鸣。他将自己的神思融于万象之中,使笔下的山川、草木、流水、云烟都浸润着灵动的气韵。在他的水墨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节奏的跃动,那种内在的韵律如同大地的心跳,沉稳而有力。这种将自然人格化、将心灵物象化的能力,使他的作品超越了视觉艺术的范畴,成为连接天地人心的精神桥梁。

荷塘夜色2019年180cm×180cm
付永军的笔墨语言独具匠心,他将勾、点、泼、皴等多种技法融会贯通,形成了既自由奔放又精准控制的艺术表达。其用笔时而豪放恣纵,如狂风骤雨,力透纸背;时而细腻含蓄,如春蚕吐丝,绵里藏针。墨法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既有随意浸渗的墨晕,营造出朦胧虚幻的意境;又有掌控得宜的笔踪,勾勒出物象的内在结构。这种对水墨媒介的深度理解与娴熟驾驭,使他的作品在虚实之间、有无之际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笔墨在他手中已不再是简单的造型工具,而是心灵与宇宙对话的媒介,是情感与哲理交融的载体。

雨过三人行2021年138cm×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