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设色
49.5cm×207.5cm
2007年
中国的传统艺术自有魅力。我们经常讲中国画的体裁、方法是非常宽阔的,甚至超过西方绘画。可以举例:西斯廷教堂有宏大壁画,可以画《创世纪》;但我们在绢帛上可画整个长江、黄河——千里江山,绘于一纸。同样,我们也可以关注一草一木、一只知了、一只蝴蝶、一枝花;从大自然的细微之处,我们也能表达。
传统有一定程式化,这程式化很高明;建立以后,你打破它很难。那么今天这个社会,怎么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需要画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后来我们到新疆写生。我在集市上看到赶车的,就画了一个《赶车的人》:画面上马有真马大,人有真人大。我去了吐鲁番葡萄沟,后来画了一张大画《阳光下的葡萄架》。我一看到这个景象大概5米×2.5米,5米宽、2.5米高,上面都是真人大小;我画的葡萄架下透过阳光,人们在幸福地生活。后来美术馆的朋友告诉我说“有外国观众就在你这个葡萄架”下拉起手跳舞。”我觉得很好——这就是我的语言,打动了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人们说“笔墨当随时代”,我就随着这个时代,就用我过去学的传统中的美学理念和观念来指导我今天的创作。

赶车的人
纸本设色
248cm×480cm
2014年

阳光下的葡萄架
纸本设色
260cm×482cm
2014年
抗击新冠病毒时,我说这是我的“读书笔记”:我画一张照片,很感人——医生正在看片子,正在戴防护罩;医护人员拎着盐水瓶……我画医生,也画护士。报纸上看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三八前夕收到鲜花,我就把它画下来;护士抱起两岁新冠小患者,我也画下来。方舱里护士跳起舞,防护服上画着爱心,我都记下几月几号。我像一本“美术日记”:所见所闻,我就画什么,叫“如是我闻”。大事小事、家事国事天下事,我见到什么就画什么,一年一本,已出六册。
我们不仅是躲在象牙塔里的画家,还是有温度、有热情、关注人生的画家;在我们的创作里,有意无意就记录了这个时代。
我喜欢体育,就画了很多体育题材。当你在作品里灌注了时代精神和你个人的心性,所有人都会被打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您是第一个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个人体育美术作品展览的中国画家。”我画奥林匹克运动员,用纯正的中国画方法,他一看就懂:表情多么专注,身体的对抗、爆发力都被表现。我们有中华美食、中华功夫,还有中国艺术;不仅有舞狮、龙灯,还有高尚纯精神层面的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