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创作的《南海魂》《南疆晨辉》《共生》《雨林猿影》《生生不息》等作品中,其海南地域特质尤为鲜明。这是他多年艺术探索后对“瞬间与永恒”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思考。在巨浪撞击礁石的物理瞬间,墨色由润到枯的微妙渐变,仿佛就是生命轮回的视觉注解;而在刻画礁石与榕树虬根时,他以“铁画银钩”般的刚劲笔触,如凿刻金石,凸显地质的坚硬与生命根系的穿透力;让地质的坚硬与生命的柔韧在对抗中相生相成。这种刚柔相济的笔墨语言,正是海南岛地质结构与生态气质在美学维度上的精妙映照。

《生生不息》200cm×400cm
马飞的作品,在意境营造上超越了地域风情的简单叙事,抵达了存在论的诗学高度。而更值得探讨的是马飞对“色墨关系”的现代性重构。他在传统水墨的氤氲气韵中,大胆融入印象派的光色理念,以赭石的暖意与藤黄的明丽,破解热带阳光的视觉密码。这种“色墨共生”的探索,不仅保留了水墨的玄远意境,更赋予画面以灼热的物质存在感,使热带山水的视觉强度获得前所未有的释放。

《共生》200cm×200cm
艺术创作不仅是客观再现,更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精神诉求,透过现实表象揭示自然与社会、人类与万物存在的本质,以此体现艺术的精神价值,实现外在观照与内心静守的相互转化。中国画的笔墨与自然、艺术与生命、文化与自我的内在联系,都须回归自然中去体验与印证。

《儋阳颂》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