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不负勤劳》
从校园走出后,张望的创作进入多元探索期。他始终秉持“艺术学习越丰富越好”的理念,不断突破技法与材料的边界。他曾用彩铅笔作画,发现其遇水晕染出的独特色彩效果;以手指代笔,凭借修长的指甲勾勒出比毛笔更坚韧锋利的线条,这种创新手法让他的作品在全国斩获大奖。他还将版画技法与国画勾染相结合,吸收西方色彩理念,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找平衡,作品既保留传统水墨的意境,又兼具现代形式美感。这一时期,他的写生作品尤为亮眼,丽江的老人、雁荡山的山水、时尚的都市女性,都成为他的描绘对象。他注重人物眼神的刻画,在重视眼睛局部神情刻画的同时,兼顾画面整体的完整性,时而写实传神,时而朦胧写意,精准传递出不同的情绪氛围。

现场展览作品
近年来,张望的创作迎来全新突破,人工智能成为他聚焦的核心题材。他以新发现的皮纸为载体,创作了100余幅相关作品,将水墨艺术与前沿科技相融合。代表作《大模型》以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描摹人工智能图像生成的思考过程,把科技的无限可能性与艺术的想象空间完美契合。他将鼠标元素融入画面,用抽象的线条与鲜丽的色彩,构建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体验,既呼应了时代发展,也延续了中国画“意向表达”的最高境界。

现场展览作品
在创作理念上,张望始终坚守“自由纯粹”的核心。年轻时,他也曾考虑作品的展览与获奖等功利性目标,但随着思想成熟,他逐渐褪去外界束缚,专注于艺术本身的真谛。他认为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规矩之中的表达自由度”,既要遵循艺术规律,更要彰显个性风格,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艺术的多元化与百花齐放。面对人工智能对艺术领域的冲击,他理性判断:人工智能或许能取代部分平庸作品,但顶尖艺术创作始终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人类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与创新,艺术更是引领创新的重要载体”,他坚信,在与人工智能的“竞争”中,人类艺术家会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作。对于当代年轻画家,张望寄予厚望:“这个时代提供了无限可能,年轻艺术家要抓住历史时机,多点创造精神与超越精神”。

张望先生(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