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些年,陈钰铭画了多大画,这次展览,由于主办方对尺幅特殊要求,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两组十二幅小画,尽管如此,这些画还是代表了他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他对大写意人物画独特见解。为了能在大写意人物画上有所突破,他把自己关在画室里,除了吃饭睡觉,就对着一沓沓写生稿琢磨。他把手机调了静音,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而这一推,就是许多年。
那些写生稿画的都是这些场景,人物的动作、表情都真实得很,可陈钰铭说,那些只是“看着像”,离“画进心里”还差得远。闭关就是要把这些表面的样子剥掉,画出山民们骨子里的那股“真”——这便是他的“笔墨修行”。
我忽然联想到,当代中国画坛,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美展之中,充斥着各种“制作”和“狠活儿”,精于形似却疏于神韵,与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更是八竿子打不着。有识之士深恶痛绝,也无可奈何,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这并非人们审美的问题,而是拜美展的导向和评价标准所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