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报名啦!2026年1月25日—2月8日,姚大伍、姚瑞江带你走进西双版纳,用画笔记录多彩云南

报名啦!2026年1月25日—2月8日,姚大伍、姚瑞江带你走进西双版纳,用画笔记录多彩云南
2025-11-22 13:55: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国美术报》社

协办单位

米娅文化

活动时间

2026年1月25日—2月8日(全程15天)

地点

西双版纳植物园

带队导师

姚大伍、姚瑞江


带队导师

“未来世界——姚大伍个展”3月2日将在京开展,将未来世界的超现实组合融入绘本

姚大伍

1963年生于北京

2006年调入北京画院

2016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委员、研究员

一级美术师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导师语录

我带学生时常常要求他们基础扎实,除传统临摹外,同时要求他们从当下充裕的艺术资料中探寻可融合的形式,鼓励他们接触未知的领域,探索如何借用西方当代优秀作品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固有的中国画样式、不限于本土传统文化,积极拓宽创作道路。艺术本应丰富多元,要放眼看世界。临摹不仅是模仿样式,更要揣摩作者的用心与思路。

学画者皆知,写生与临摹是一体两面。临摹是向传统学习,写生是向自然取经,最终都要通向创作。带学生写生时,我总希望他们有不一样的想法或不同的表现方式。写生应是创作的铺垫,只有贯通从临摹到创作的完整路径,写生才有意义。

对临摹的要求应因人而异:学中国画者可从传统入手,但过分强调笔墨却忽视其背后的表达方式,实则本末倒置。黄胄的画给了我很大启发:他不用传统的中锋用笔,却能画出马的筋骨、驴的憨态……那种似乎手拍上去能感到弹性的生命力,恰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非对技法的复刻。笔墨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笔墨传递出作者想表达的精神内核,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气韵生动”的追求,也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作品欣赏

7.jpg

姚大伍《混淆的时间-痕迹》

20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8.jpg

姚大伍《未来》

关键词:姚大伍,姚瑞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