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于时代脉络中绘就人与生活的长卷——著名画家陈钰铭走进文化视界

于时代脉络中绘就人与生活的长卷——著名画家陈钰铭走进文化视界
2025-11-23 18:00:4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谈及这一风格变化与技巧转变,陈钰铭表示,个人风格的演变与自身经历紧密相连。他从当兵伊始便接触黄土高原,自此黄土高原和西部人的形象贯穿了他大半生的创作题材。早期,他受到一些画家的影响,在创作中不断探索。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意识到他人所表达的并非自己内心所想,于是在构思、对绘画任务的选择等方面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从写实逐渐转向带有表现性,进而出现夸张手法,更加注重水墨运用。

《里沟山民》组画

这一转变源于他对社会和人的不断深入认识,当他意识到传统的创作方式无法充分表达内心想法时,便开始突破限制。例如,过去创作人物画时不允许变形,但当他内心的表达欲望愈发强烈,便不再受此束缚。到了后期,他对绘画工具也不再过分苛求,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用等传统讲究被弱化,在他看来,能够用画作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绘画贯穿一生,随着对社会认知的改变,作品也在持续变化。

《里沟山民》组画

他的作品以写实为根基,却绝非对现实的简单复制——在人物造型上,他精准捕捉神态细节,又巧妙运用适度夸张与变形强化性格特征;在笔墨运用上,他既坚守传统水墨“浓淡干湿”的韵味精髓,又大胆融入现代笔墨语言,让线条或刚劲如铁、或婉转如丝,成为传递情感的有力工具。他始终在思考如何化解写实造型与笔墨韵味、西方经验与民族传统的矛盾,其探索为传统水墨人物画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范例。

访谈结束,陈钰铭先生现场挥毫,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精美之作。当毛笔蘸满墨色落向宣纸的刹那,时间仿佛在宣纸上洇开——这不是对生活的复刻,而是陈钰铭用笔墨“攥住”的生命现场。这幅作品以“焦墨+积墨”为核心语言:浓黑的墨块如夯土般厚重,枯笔皴擦的线条带着“战笔”的震颤感,像从黄土高原的沟壑里拓印出的纹路——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的“骨法用笔”,又融入了版画的黑白构成张力。画面中大块的墨色虚实交错:人物衣纹的泼墨带着随机性,却在“黑、白、灰”的节奏里精准卡住视觉重心;偶尔点缀的淡赭色,像风沙里漏下的阳光,让沉郁的画面透出一丝生命的温度。这种“以墨塑魂”的手法,正是陈钰铭标志性的“焦墨积皴法”——用笔墨的粗糙质感,对应着人物生命的粗粝底色。

关键词:陈钰铭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