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犇:探索陕西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现代路径

王犇:探索陕西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现代路径
2025-11-24 15:46:0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作为“四大工程”的组织者,王犇立志做长期主义者,团结有实力的基层美术工作者,为基层美术家发声,这种现象从西安中国画院传递影响到整个长安画坛。

2023年,由王犇发起实施的“古城菁英”工程,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及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为契机,重温写生传统,重走“长安画派”写生之路,通过写生采风、名家辅导、精品创作、美育课堂、交流展览、宣传推广多维度相结合的形式,追踪培养50余位中青年画家创作50余幅作品参加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工程聚焦“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重大现实主题,论证选题并签约作者56人。这些有主题性美术创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成为陕西最具学术规模和年轻活力的美术队伍。

以展览推介城市文脉

关注现实,讴歌党、讴歌新时代、讴歌人民和英雄,无疑是“四大工程”鲜明的主题之一。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120余幅党史相关作品中,包含了《西北萌芽》《二虎守长安》《邓小平在中央军事学校》等宏大题材的作品。

这些创作不仅讲述了黄河关中和长安文脉的宏大历史叙事,也细腻捕捉了个体和现实的微妙光影,体现了一种深沉而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使命。在王犇看来,它们既是对地域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中国美术创作独特的现实主义路径,与西方美术的现代性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不仅重构了历史,还塑造了国家和地区的形象,彰显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特色和力量。

这些作品通过展览与广大观众进行了直接的交流与对话,如“丝路起点回望长安”——长安画派与长安画坛国画作品晋京展、“百年历程·红色记忆”美展、“黄河新篇·来自长安”晋京展等大型展览。其中“丝路文明”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周年资助成果展,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陕西美术创作面貌。

图片

作品名称|延安写生系列之宝塔山

这些作品还被统一纳入“西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库”,并定期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进行陈列展示,同时王犇还计划将该系列作品打造成数字化藏品,进行更为广泛的线上传播,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到人民中去”的目标。

“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新时代美术繁荣发展,离不开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话题语境。”王犇说。新的历史语境需要新的传播方式。2021年,王犇策划推出大型画说党史专辑“百幅丹青献礼建党百年”,共计100期。此外,他还推出了“学术之窗”“西安画家笔下的大秦岭”“画说西安”等一系列网络美术展览,提高了公众对陕西美术的认知度。

面对既往已取得的成绩与即将到来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王犇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下,全国美展作为展示中国美术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其入选标准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新晋理事,他号召参展艺术家的作品要聚焦新时代的非凡成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攀文艺“高峰”,充分展现新时代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文/李百灵 来源:中国文化报)

画家简介

从秦岭到昆仑——王犇笔下的西北大山水气象

王犇,西安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西安市政协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西安市文联委员,陕西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评委。

策划主持3项国家级艺术基金项目,5项西安市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主编《西安美术史》,举办三次晋京展及20余项次省市级大型展览;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主办等国家级展览;巨幅国画陈列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等场所,巨作《秦岭新晖》见证中国—中亚峰会各国领导人合影历史时刻。

获陕西省三秦英才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获第三届陕西美术奖,陕西省文联、省美协“先进个人”,“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西安之星”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浩然)
关键词:王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