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材料与媒介上的探索也极具当代意识。虽然整体仍属水墨体系,但他对纸张、墨色、肌理的处理已超越了传统笔墨的边界。画面中时常呈现出一种类似现代绘画的材质感与视觉张力——既非简单西化,也不是对传统的固守,而是在东方笔墨精神的基础上,拓展出新的表现维度。这种对“笔墨关系”的重新定义,使他的作品既有文人画的内敛气质,又具备当代艺术的视觉深度。
尤其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指墨画。此前在微信上看过他的指墨画作品,我不解其法;后来当面问他:“那么细的线条,如何用手画出?”他淡然回答:“都是手指直接画的。”这让我深感震撼——指墨画本就难控,而他竟能在毫厘之间做到如此精准与生动,足见其功力之深、心手之合。

《咏秋》45×33cm纸本指墨2025年
我还听他在天津美术学院带过的学生提起,刘万鸣当年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时,条分缕析、如数家珍。可见他不仅是一位创作者,更是一位深具学养的学者型画家。正因如此,他的艺术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而是在深刻理解中国美术史脉络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根源的创造。
刘万鸣以传统为根基,以情感为灵魂,以创新为路径,将古典精神与时代气息融为一体。
(文/王克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美术报)

《碧空无际》 纸本设色 361x192.5cm 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