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山东要闻 > 正文

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2022-03-01 10:38:4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0%。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9∶32.4∶65.7。重点投资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房地产开发投资98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住宅投资7694.5亿元,增长5.5%。开发规模稳步提升,商品房施工面积突破8亿平方米,达82771.7万平方米,增长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0712.6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14272.8万平方米,增长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32.0万平方米,增长6.1%。商品房销售额12155.6亿元,增长9.9%。其中,住宅销售额11044.1亿元,增长9.2%。

八、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复苏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餐饮收入3828.2亿元,增长22.4%;商品零售29886.3亿元,增长14.4%。城镇零售额28081.0亿元,增长15.3%;乡村零售额5633.5亿元,增长15.2%。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传统消费品提档升级加速,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1.5%、54.3%和69.7%。智能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21.1%、26.0%和64.6%。

线上消费高位运行。实现网上零售额54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63.3亿元,增长1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九、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货物进出口总值29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出口17582.7亿元,增长34.8%;进口11721.4亿元,增长29.0%。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7585.6亿元,增长35.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3.1%。民营企业进出口20875.0亿元,增长3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1.2%。

利用外资量稳质升。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64家。实际使用外资2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5.4亿美元,增长72.9%;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30.3亿美元,增长4.7%。

对外投资总体平稳。实际对外投资69.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4%。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3.1亿美元,下降1.2%。新签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14个,合同额107.3亿美元。

“一带一路”融入共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9376.0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出口5418.4亿元,增长39.7%;进口3957.6亿元,增长42.2%。实际对外投资17.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8.8亿美元,增长5.6%。

十、财政金融

财政运行保障稳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84.5亿元,迈上7000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税收收入5476.0亿元,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09.1亿元,同口径增长9.5%。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教育、科技、社保、卫生、住房保障等支出增长较快。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831.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04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比年初增加12132.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1035.4亿元,增长13.4%,比年初增加13154.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2361.1亿元,增长9.4%,增加3081.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751.4亿元,增长15.5%,增加2681.6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069.8亿元,增长35.4%,增加2893.3亿元。绿色贷款余额7979.2亿元,增长48.7%,增加2600.6亿元。

资本市场主体扩容。年末上市公司371家,全年新增37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达到5447家和2016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836家,比上年增加129家,管理基金规模3255.75亿元,比上年增加674.03亿元。

保险业稳定向好。原保险保费收入(不含正在风险处置机构)28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86.7亿元,增长2.3%;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29.8亿元,增长3.5%。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293.4万亿元,增长36.4%。赔付支出977.9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2.7亿元,增长27.7%,为1479.2万户(次)农户提供1371.6亿元的风险保障。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05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6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4元,增长10.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21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14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99元,增长12.9%。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3平方米。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市建设(不含轨道交通)完成投资1481.7亿元,比上年增长6.5%。新增城市综合管廊43.9公里,设区市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09.1平方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468万平方米。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2万吨/日,新建改造雨水管网1350公里、污水管网1593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1042公里,整治黑臭水体工程104条。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100吨/日,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90%,所有县(市、区)全部启动垃圾分类。新建城市绿道779公里,新增综合性公园和专类公园40个、口袋公园975处。新公布历史文化街区25处、历史建筑900处。

社会保障扎实稳固。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226.7万人、2435.6万人、1542.7万人、1921.9万人和1607.5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614.1万人和7296.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3127.2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最低标准分别由550元、280元提高至580元、320元。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及开通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分别为6056.9万人和6.2万家。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联网即时结算医院4164家。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1890元、1710元和1530元,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4.9%。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9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814元,比上年提高8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4.9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634元,比上年提高74元。养老机构2380处,养老机构床位40.3万张;护理型床位23.8万张,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252处、农村幸福院11260处。

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开工改造棚户区13.0万套,基本建成43.6万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5.6万户。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5万套,筹集公租房161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6万户。住房公积金缴存1590.8亿元,发放贷款920.2亿元。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26.4%和30.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31,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6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0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42。

十二、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完成配套幼儿园整治2121所,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71所、中小学277所,分别新增学位15.1万个和34.0万个。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保持动态清零。全省新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1万套,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新补充中小学教师3.7万人、公办幼儿园教师1.1万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46.8万人、31.6万人和15.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5.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3.1万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新设立1所高职院校。新增博士高校2所、硕士高校1所,新增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60枚、奖牌100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全国“双第一”。进一步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项目29个,总量分别达到21个、206个,机构加项目总量居全国第2位。获批全国首批海外“中文工坊”3所,数量居全国第一。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兴盛。承办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举办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文化主题月”等系列活动,6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51%和99.65%。城市、县城和乡镇影院672家,票房25.0亿元。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03个,艺术表演场馆87个,博物馆639个,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8个,其中133个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数量居全国第一。美术馆58个,文化站1821个。出版各类图书21093种,报纸82种,期刊265种。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为16个和171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86项和1073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226处和1711处。

关键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