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圣一农业走进广东农科院加工所。
我扳着手指向继军研究员、余主任团队具体介绍起圣一的小冰麦:“'种在冰上,收在火上’是小冰麦的显著特点,我们每年3月中旬乍暖还寒时种下,7月中旬炎炎夏日时收割,随后可复种大豆等作物。这几年,小冰麦在白城的盐碱地改造中大显身手,打造了具有白城特色的盐碱地生态农业。”
听到圣一的小冰麦面粉零添加,粗蛋白含量高达19%,湿面筋含量更是高达40%,吴继军研究员精准把握了关键点:“广东人在营养、健康生方面特别有追求。圣一一定能在广东创造大价值,实现新高度。”
余主任说,食品产业,一定得打健康牌。圣一应当在饼干厂、糕点厂、面包厂合作中,借鉴猴头菇饼干的经验,让小冰麦面粉既有原料价值,更有功能价值。
与专家的讨论,一板一眼,实实在在。还有专家建议,圣一冰麦,可与烘焙业联手,在需求量大的沙琪玛、蛋挞、吐司等产品上作文章,依托高端产品,走高端路线,形成高端消费群。
在产与研的对话中,我眼前已经浮现出用小冰麦制作的各类精致的广式包点。正是因为“四个共享”和“五个一批”,才有了这次跨越千里与南粤大地饮食文化的奇妙碰撞。我忍不住感慨:“以前总觉得南方市场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并不远。我才迈出一小步,就实现了南北的面对面,手牵手。”
“我们要快马加鞭,争取‘吉林原料+广东技术+湾区市场’的产业协作模式尽快见成果、出成效。”张建成同志说作为“红娘”,乐见吉粤喜结“良缘”。
吉林圣一参观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所成果展厅。
我们与农产品加工的“最强大脑”们一边聊,一边看。我们参观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超高压杀菌设备、果蔬汁前处理设备、乳剂加工生产线、口服液中试线、气调保鲜设备、保鲜膜成型设备、中央厨房、感官评价平台、挤压膨化设备、软胶囊生产线、射频干燥设备、调味品中试线等国内领先的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加工设施设备。此时,“四个共享”的价值更加清晰,广东农产品加工所的“最强大脑”、最先进装备如能为圣一和吉林、东北一批企业所共享,那意义多大呀。
离开加工所时,收获满满。收获最大的是找到了圣一的产品新高度。
遗憾的是,这次没见上被农产品加工界誉为“花木兰”的玉娟所长。也好,在水一方,所谓伊人。留点遗憾,下次再见,再见之时,争取又上高度。
(文/白丽娟,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