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间,歌尔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主要业绩指标实现全线增长。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78.3%,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上升63.23%;
歌尔股份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综合毛利率由8.95%提升至11.09%。同时,公司实行精益化管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777,267.75万元,同比减少0.33%,经营性现金流充裕,现金流量净额达62亿元。
AI发展驱动,三大业务协同打开成长空间
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在2024年进一步发展,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科技、艺术、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推动相关行业的效率提升和智能化转型。而AI技术与智能硬件产品的结合,有望开辟新的行业发展空间。
在行业缓慢复苏和AI发展的驱动下,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DC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1%,带动相关精密零组件市场的回暖,特别是与AI语音交互相关的声学传感器等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技术升级趋势;TWS智能无线耳机出货量约2.8亿部,同比增长约14%,整体呈现健康成长态势。报告期内,歌尔股份精密零组件与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表现突出。精密零组件业务2024年全年录得营收150.51亿元,同比增长15.85%,毛利率提升至21.51%,同比增长1.02%;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全年营收262.96亿元,同比增长26.05%,毛利率提升至9.47%,同比增长2.73%,实现稳步增长。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兴智能硬件产品注入了新活力,其在消费者终端设备侧的搭载需求催生了丰富的使用场景和产品形态。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VR、MR和AR设备出货量约760万台,同比增长12%。其中,VR/MR市场规模重回增长区间,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有望提升内容创作效率,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支持。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产品其在数据采集和人机交互方面优势明显,有望成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在2024年得到迅速发展,其中,AI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首次突破200万台,带动光学、微显示、传感器、先进材料和封装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报告期内,歌尔股份以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实现营收571.9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9.17%,同比增长1.90%,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歌尔股份在保持消费电子主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凭借其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和深厚积累,积极布局汽车电子领域,光学方面推出车载AR-HUD的PGU模组、自由曲面镜及冷光镜,座舱主动降噪方案(RNC)以及创新的车载UWB技术方案,持续推进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歌尔股份一直以来以技术研发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从上游核心零组件到终端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潍坊、青岛、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美国、丹麦、日本、韩国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多个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截至2024年年底,歌尔研发投入45.69亿元,占比营收4.53%,累计申请专利34872项,其中发明专利20132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1735项,国外专利436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