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以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为数字基座,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技术,打造了以“数字底座-双轮引擎-集成门户-标准引领”四维体系为核心架构的全周期数字化住建管理系统。
而青岛市则承担了国家首批智能建造、新城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等多项数字化转型试点任务。
重要的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好房子”建设工作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多试点”之城和改革创新的急先锋,青岛有责任、有能力答好这道名为“数字住建”的时代命题。
2024年10月,“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青岛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业务板块分布
该平台以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为数字基座,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技术,打造了以“数字底座-双轮引擎-集成门户-标准引领”四维体系为核心架构的全周期数字化住建管理系统。
可以看到,该平台不仅通过数据要素深度整合实现了住建业务治理的数智化变革,以平台思维推动了行业监管服务向全域协同的跃迁,更凭借标准化接口衔接省、国家级平台,为“数字住建”战略实施提供了可复制的青岛范式,为青岛乃至全国数字住建工作打开了再“向前一步”的空间。
技术架构:夯实四维一体“数字基座”
具体来看,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架构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了新型数字化治理体系,其核心架构由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
数字底座:CIM构建技术基座
平台以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为数字基座,构建了三级数据资源体系。其中基础库涵盖工程项目、企业、人员等核心实体数据;专题库聚焦行业管理、行政审批、物联感知等垂直领域;主题库则实现建筑市场监管、风险预警、产业链监管等跨业务主题关联。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功能详解
双轮引擎:监管与服务协同驱动
平台围绕“智能建造协同监管”与“产业生态服务”两大核心构建应用体系。
其中,“智能建造创新协同平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施工现场、工程造价以及建筑材料智慧化监管等多个板块应用:
首先,平台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事项,整合数字工程板块相关系统,构建工程项目监管中心枢纽,打通工程项目全周期链条,建立核心基础数据知识图谱,实现多维信息查询及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统筹监管,支撑建筑市场监管、两场联动、质量安全监管等跨业务部门监管工作。
▲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其次,该平台还能以施工现场监管为主线,整合BIM技术应用、工程监督等业务,构建包含监管部门、各方责任主体的多级应用平台体系,支撑对现场人员、机械设备、危大工程、工程质量等信息的综合采集和动态分析,实现工程项目监管的在线化、数字化、智慧化;
同时,该平台打造的工程投资管控闭环,能提供公共资源交易典型工程量清单、材价监管发布、造价指标动态计算、市场趋势洞察、拟建项目精准估算等多项功能,帮助用户精准管理从估算到决算各阶段工程造价,综合提升造价管理服务水平。
目前,平台已实现数字工程板块12个已建系统与平台的集成,完成统一门户、统一用户、一数一源改造,解决系统间信息孤岛、数据一致性问题,形成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业务监管服务体系,优化用户使用体验及系统便利性,提升住建政务服务能力。
作为两大应用体系中的另一重要构成部分,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则通过汇聚青岛市建筑产业链资源和相关生态资源,为企业一站式提供青岛市建筑产业链服务,辅助政府分析决策;构建完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为主管部门及企业提供了建材全过程质量追溯能力。
服务集成:打造统一门户中枢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面向主管部门、企业、公众用户打造一站式住建业务服务门户,根据全市住建领域业务构成,集成数字工程板块系统应用,链接数字房屋、数字城市、数字村镇三大板块系统入口,能够实现用户统一登录,业务服务一处办理,市局公开信息查询、办事进度统一查询、数据接入服务查询,提升事务办理效率。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服务门户
标准引领:规范体系筑牢支撑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建设严格遵循“标准先行”原则,构建了覆盖BIM技术、数据治理、技术实现、管理流程的立体化标准框架。围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制定了六项专项导则,形成从设计到移交的全流程BIM应用规范;同步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平台接口标准等九项技术标准,以及资源共享管理、系统建设原则等管理规范,为全市住建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实施路径。
可以看到,该架构通过数据资源融通、应用场景创新、服务入口聚合、标准规范筑基的协同设计,实现了住建领域数字工程板块全要素数字化、全流程在线化、全体系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数字化样板。
落地成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管理赋能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的建成投用,克服了传统住建模式中的一系列现实痛点——它不仅以技术手段,提升了住建相关部门的管理质效、构建起住建行业的协同新生态,还围绕“好房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等,提供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覆盖九大业务环节和六大主体用户的数智化赋能服务。
以数据融合,为行业构筑协同新生态
平台构建的建筑产业互联网生态,打破了传统建筑业“信息孤岛”格局:
以装配式建筑部件为例,在该平台的赋能下,每块预制构件均可嵌入唯一二维码“数字身份证”,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施工安装的全流程追溯。
而某项目负责人张先生通过平台线上提交方案,也同步完成了建材质量认证与项目申报,监管部门依托产业链大数据看板精准掌握供需动态。
数据要素的深度整合,是平台撬动行业变革的第一杠杆。而“平台通过数据的汇聚整合,将分散在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的‘信息孤岛’串联为全生命周期数据链,并依托建筑单体代码实现‘一码到底’的精准关联。”海尔海纳云技术专家单咏华表示。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智慧化工地管理服务平台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的数据整合并不止于监管层面——通过汇聚优材优建、绿建云等56余家产业链企业,该平台还形成了部品部件集采、机械设备租赁等八大服务模块,提升项目协同效率,真正实现“建材优采、质量可溯、服务直达”的产业互联网新生态。
以平台思维,为管理打通全生命周期
作为全国首个基于CIM数据底座的数字住建一体平台,构建起覆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监管体系:
在青岛某施工总包企业总部,项目总工通过“智能建造创新协同平台”实时查看全市12个在建项目动态,从市北项目经理到岗整改到市南项目建材质量追溯,所有问题闭环处置尽收眼底。该平台的接入,为项目深度整合立项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链条数据,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BIM技术示范申报等业务办理。
而施工现场管理同样迎来革新——智慧化工地的AI视频巡检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安全违规行为,环境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扬尘噪声数据,主管部门通过“一图统览”实现全市工地精准监管,提升项目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效率。
从建筑市场、施工现场到建材工厂。可以看到,该平台“三场联动”的监管模式,让住建工作全环节的数据都能够实现零壁垒的实时交互,在提升住建管理质效的同时,也让违规建材从生产源头到安装末端的全链条追溯成为可能。
以一体化门户,为用户开启数智服务新体验
“以前收藏夹里十几个系统,现在一个账号全搞定!”企业办事专员体验的变革,源于数字住建集成门户的深度优化。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整合住建局24个业务系统,统一用户体系与服务入口,实现了企业信息“一次填报全网通用”,办事进度实时推送。
基于统一的门户,该平台上线半年服务覆盖超过14万用户,76项业务一处办理、协同办理,有效降低行政资源消耗,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切实践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服务民生福祉,为城市发展筑牢幸福根基
平台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变革,更是民生福祉的实质性提升。
在民生方面,该平台落地所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房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通过建筑单体“一码到底”管理,串联从施工监管到房屋交付的全周期数据,建材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实现源头阻断。
这种“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机制,正推动青岛向着“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的目标坚实迈进,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树立“青岛样板”。
生态愿景:一条数字住建“进阶之路”的铺就
透过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的落地,我们能够看到青岛住建行业正在将这场数字化转型推向更深层次的生态重构:
平台不仅重塑了住建行业的数据治理模式,更以“全域融合、全链贯通”的顶层设计,为更多城市的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这一创新实践正推动住建行业从传统监管向智慧服务跃迁,从单一系统建设向生态化协同演进。
更为重要的是,该平台还拥有对接国家和省级数字住建大平台的能力——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对接汇聚省、市两级30余个系统数据,全市累计接入4786个建设项目信息,通过建设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三类数据资产,形成全市覆盖、纵横融合、及时更新的住建数据资源体系。
着眼未来,青岛正以平台为支点,推动住建数字化向更高阶的生态化阶段迈进:持续完善“数字住建”数字基础底座,协同四大板块业务,以全系统集成、全数据共享、全业务协同、全平台统一运维、全用户优质服务为目标,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在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中,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范畴,演进为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操作系统。它既承载着工程监管标准化、行业服务精准化的现实价值,更孕育着城市数字孪生进化、产业生态重构的未来图景。青岛市也将按照“数字住建”整体规划,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为全国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探索兼具地方特色与普适价值的新样板、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