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罚单将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推至聚光灯下。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这家国内首家由国有大行发起设立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被罚425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17万元,这也是其开业以来遭遇的“首罚”。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竞争白热化、金融科技浪潮日益汹涌的当下,这家邮储银行倾力打造的“普惠实验田”却深陷亏损与合规漩涡,无疑为这家国有大行雄心勃勃的数字金融蓝图投下浓重阴影。
这张425万元的罚单,不仅意味着中邮邮惠万家银行合规经营能力亮起红灯,更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其运营模式的深层困境和作为母行的邮储银行所面临的系统性挑战。业绩疲软、资产质量恶化、合规压力凸显,给邮储银行敲响了“大而不强”的警钟。
换帅期业绩跌入冰点
普惠试验田三年亏逾8亿
作为邮储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级“试验田”,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于2022年初在万众瞩目中落地上海,其独立法人的身份被视为打破银行业传统束缚、以轻资产模式开拓普惠金融新路径的关键举措。然而,现实的答卷却异常沉重,该行成立至今累计亏损已突破8.4亿元。
中邮邮惠万家的失落,正迫使市场重新审视邮储银行在应对行业变革时的战略执行力与内部治理韧性,其面临的业绩疲软、资产质量承压、合规内控压力交织的现实挑战,亦因此被置于更清晰的聚光灯下。
从资产规模来看,2022年-2024年,邮储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40672.82亿元、157266.31亿元、170849.10亿元,增速分别为11.75%、11.80%、8.64%,资产规模虽然不断扩张,但增速在走下坡路。
图源:邮储银行2024年报
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年来同样面临失速的考验。自2022年起,邮储银行业绩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营收增速直接腰斩,从2021年的11.38%下降到2022年的5.08%。2024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83%,增长十分乏力。
与此同时,其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更是“断崖式”坠落。2023年,邮储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862.70亿元,同比增长1.23%,较2022年的11.89%下降了10.66%。2024年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仅0.24%,在国有六大行中垫底。
图源:邮储银行2024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