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确定为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以来,青岛市民政局打出组合拳,用一揽子创新举措为养老服务兜底,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昨天上午,青岛市召开2023年养老服务市办实事建设现场会。
崂山区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与会者首先来到崂山区中韩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参观。该中心于2020年成立,位于崂山区海大路,4层楼共有106张床位,是中韩街道首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负一层的助老餐厅内悬挂着助餐补贴的相关标准,还有孝道文化等宣传栏,环境布置得让人感到很温馨。
“很多老人失能后会更想回到老家,在家门口养老或者在家里养老。”在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创始人李言涛心中,农村老人的养老更应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为不同情况的老人匹配合适的助老服务项目,打通服务关爱老人“最后一米”。
崂山区民政局党组成员朱法坤介绍,崂山区致力于织牢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按照“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的布局,加快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实现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全覆盖。采取“公益性+市场化”结合的方式,在满足老年人基本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区全年龄段居民提供就餐服务,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的养老助餐新模式。
强化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服务保障。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特困人员区级集中供养和“愿进全进”。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依托区“崂先办”诉求解决平台,由“网格员”和社工每月定期走访探视高龄、独居、空巢、失独等特殊困难老人,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和政府购买服务型家庭养老床位保障范围。搭建“崂善行”“益同行”“红哨子”等公益救助服务平台,年度开展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3000多人次。
崂山区持续提升老年人福利和关爱水平。从2022年开始,提高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高龄津贴、百岁老人长寿补贴标准,80岁到89岁、90岁至99岁、百岁及以上老年人补贴标准分别达到220元、320元和1900元,补贴标准全市领先,年度发放津贴补贴2800余万元。
志愿者15分钟内送餐上门
昨天,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常家村养老服务站正式启用。该服务站就建在常家文明实践站院内,面积350平方米,设有厨房、助老餐厅、长者活动室,是以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服务延伸点,根据社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而设立,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创始人李言涛介绍,该服务站可为社区长者提供助餐、助乐、助学服务,采用“万林到家”服务模式对社区内不能自理的长者,入户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餐、助康、助行等服务。常家村养老服务站采用党建引领、服务机构与村委共建的方式,发挥嵌入式服务站的优势,打造以助餐为特色、以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模式。通过常家村养老服务站,可以为常家村等周边共3个村庄的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提高农村长者的幸福感,让辖区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让老人健康有尊严地生活。“这个服务站辐射周边3个村子,村里的老人得知有了这个服务站后,纷纷要求签约服务。目前已经有200多人签约,又刷新了一个‘万林纪录’。”李言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