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尾气净化到深海捕风,再到工业热能替代,青年科研人员瞄准产业绿色转型的“硬骨头”与“卡脖子”环节,以创新打破技术壁垒,这是青春智慧对国家“双碳”战略最前沿、最硬核的响应。
农业与工业的资源重生
从田间到车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正在青年的创新实践中成为现实。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中裕食品”)构建了全国最长的小麦全产业链闭环,青年育种专家李恒钊培育的12个优质麦种在270万亩农田扎根,副产物深度开发成谷朊粉、特级酒精;青年科研骨干刘通通创新“小麦麸皮高值化技术”,将麸皮转化为高端膳食纤维,价值提升10倍。
中裕食品带动了35万农户增收5.1亿元,获评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并在全国首创了“三产融合、绿色循环”的“中裕模式”。
山东友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友泰科技”)的青年团队,则聚焦于工业领域的资源循环与污染治理,将环保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他们成功实施的“三泥资源化清洁生产项目”和“VOCs治理项目”,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三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友泰科技的青年技术骨干们勇于攻坚,创新性地将“三泥”引入生产装置,代替部分蒸汽进行资源化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无害化处理了危险废物,解决了环保难题,更显著节省了蒸汽和新鲜水用量,降低了管网压力波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一粒小麦、一滴污水,看似微不足道,但又关乎人类的生存之道。小麦丰收、污水无害化处理,是山东青年以青春智慧加速推进资源利用,打造绿色循环经济的真实写照。
数智协同驱动的低碳未来
在华泰集团,一场由数据驱动的绿色革命正在造纸这一传统高耗能行业上演。
信息化管理中心工程师黄鹏,扎根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线,积极探索“产业+智能化+数据+大模型+产业大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他自主研发“5G造纸工业云平台”,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打造了山东造纸行业首个重点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创了全国造纸行业全产业链资金链集中管控平台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