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根除虽难,小空间有“清净妙招”
从全球大环境来看,蚊虫分布广泛,任意种类都很难实现彻底根除;但在家庭等小范围空间内,借助精准用药、温度调控、安装纱窗等技术手段,仍能有效做好防范。
蚊子集中爆发主要依赖两个关键条件:一是降雨后形成的积水环境,二是较高的气温。若处于疫情紧急或蚊虫密度骤增的情况,可通过喷洒杀虫剂,快速压低成蚊种群基数。更关键的是做好源头防控,破坏蚊子幼虫的生存环境。居民可及时倾倒家中盆罐内的积水,切断雌蚊产卵的“水源”;社区可选择在小池塘投放以蚊子幼虫为食的鱼类等生态方式,自然控制幼虫密度,避免对环境造成额外负担。
殷海生补充,上海夏季蚊虫量大,但高温对蚊虫是一把“双刃剑”:梅雨季节闷热,易导致蚊子大量滋生;可长时间暴晒会让积水干涸,蚊子幼虫因失去生存环境将难以存活。
室内控蚊也有巧法:除诱蚊灯等常规手段,空调也能当“防蚊神器”。蚊子对温度敏感,若适度调低家中空调温度,蚊子为保存能量会大幅降低活跃度,通常停在墙上不飞行、不叮咬,此时人们可通过添衣、盖被适应清凉环境,躲开蚊子骚扰,安稳休息。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