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
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消息讲了三大段,一段是总论,一段是任务,一段是保障。
第一段是总论,也是纲要核心定位与时代背景,是逻辑起点。讲了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是指导“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思想灵魂和指挥棒,回答了“按照什么样的要求“来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问题。
这个时代背景,是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总任务,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定义是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总目标是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意义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段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与主要任务,讲了六个坚持,是逻辑中介。
第一句话,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第二句话,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句话,是讲的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里用了四次“发展”,内容应该有
创新体系、宏观治理、城乡融合与开放、统筹部署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安全等。
第四句话,是讲的改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第五句话,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讲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六句话,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讲的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首次设立"安全保障"类别,这次作为重要一条,反映了发展导向的转变和对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高度重视。
第三段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保障。这一段很引人注目。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与建设,是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并提供组织保障。那次提出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讲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里出现四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自然显得醒目。
理解《规划》的深层逻辑,首先要抓住其问题导向。旨在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价值取向鲜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可能包括致力于让改革成果可感可及,例如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等。显然,发展是主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里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代替了十四五规划的“供给侧改革”。当然发展任务并没有展开来讲。
改革讲了两条,是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还有一条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讲的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显然改革的核心是继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目标是实现“放得开”与“管得住”的统一。应该包括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关键内容。
会议提到组织保障的四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一个高度凝练且至关重要的概念。这“四力”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关键维度,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涵。这“四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政治领导力是根本,决定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命运。
·思想引领力是灵魂,为伟大实践提供精神指引和理论支撑。
·群众组织力是基础,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社会号召力是延伸,是党的影响力在更广阔社会空间的体现。
四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这“四力”,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为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并提供组织保障。同时,也是今后五年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目标。
总的来说,《规划》的逻辑框架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它以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崇高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通过顶层的总论指明方向,中层的分论部署发展的任务,底层的党的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共同托付出一套完整的行动纲领雏形。
我们知道,“十三五”规划的逻辑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路径,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价值指引,通过一套完整的战略任务体系付诸实践,最终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的逻辑框架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性的任务部署和坚实的实施保障,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迈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十五五"规划的逻辑框架,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通过三次五年规划比较,我们的思路就清楚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会议指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建议稿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文/李锦)
作者简介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