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保护不是封存,盘活才是关键!山东立法激活老建筑,济南上新街蝶变成潮流样板

保护不是封存,盘活才是关键!山东立法激活老建筑,济南上新街蝶变成潮流样板
2025-11-15 11:03:1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1月14日,初冬暖阳洒在济南上新街的青砖黛瓦上。被精心修缮过的沙家公馆、田家大院等老建筑,如今已悄然“变身”为文创店、咖啡馆……重新融入了泉城的脉搏,成为年轻人争相探访打卡的潮流地标。

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斑驳破败的老旧街区,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

济南上新街

转机始于2021年,一条百年老街的蝶变在这里悄然展开:81个传统院落得到精心修缮,青石板路重现往日风采,红砖墙被完整保留。最令人欣喜的是,修缮并非是简单地将这些老建筑封存起来,而是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创意零售、国潮服饰、“日咖夜酒”等潮流空间纷纷入驻,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青石板路、红砖墙,再配上惊艳的瀑布花墙,这里迅速成为济南这座城市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这一切都在印证一个道理:老建筑从来不是城市的负担,只要方法得当,它们完全可以成为城市最独特的宝藏之地!

与此同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何确保山东全省的历史建筑,都能得到同样的用心保护?

1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在上新街的小学操场上举行,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刚刚出台的《山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据悉,《办法》已于9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70号公布,将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的诞生,标志着山东省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探索性实践迈向了全链条、精细化、法治化的新阶段。

这部《办法》究竟是什么?为何要在此时出台?它又将如何守护我们身边的城市记忆?

是什么:一部为老建筑量身定制的“专属说明书”

《办法》是山东在省级层面出台的首部专门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政府规章,它如同一部详尽的“操作手册”,为山东省2213处已普查认定的历史建筑及其潜在对象,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保障。

“《办法》共6章,34条,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明确保护职责、明确历史建筑认定的条件和程序、细化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强化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四个方面。”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振远在会上介绍。

首先,《办法》划清了“谁来管”的责任线,构建了从省、市、县到乡镇(街道)的四级管理网络,厘清了那些既是历史建筑又是不可移动文物的“双重身份”建筑的管理归属,明确规定后者将适用《文物保护法》,由文物行政部门管理,彻底解决了长期可能存在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

其次,回答了“保护谁”的标准问题。《办法》细化了九项认定条件,让那些刻着时代足迹的老办公楼、老车站,散发着艺术气质的苏式建筑、老洋房,以及藏着手艺智慧的传统夯土、木构榫卯建筑,只要具备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之一,就能被识别并纳入保护体系。更富创新性的是,它建立了“预保护”制度,为那些“有价值、未认定”的建筑上了“第一道保险”,填补了从发现到正式公布之间的“管理真空”,从源头上遏制了“突击拆除”的风险。

关键词:济南上新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