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从实用器物走向文化殿堂——程骞话砚事春秋②

从实用器物走向文化殿堂——程骞话砚事春秋②
2023-09-05 17:28:0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砚从一种文房使用器具,变身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主要是从宋代开始。宋代的治国理念是“文治天下”,形成了史上少有的宽广文化空间,诗文书画创作,活版印刷术的出现,都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砚事开始进入文人的视野,展现出前代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景象:文人广泛涉足砚事。其中开此先河者就是北宋初年的苏易简所著的《文房四谱》一书,史上第一次开始对有关笔、砚、纸、墨的历史进行搜集、分类和整理,形成专门论著。如其在书中序言所谈:“由是讨其根源,纪其故实,参以古今之变,继之赋颂之作,各从其类而谱之,有条不紊,既精且博。”今天的“文房四宝”之说,就是出自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此书面世后,从此开启了有关砚事的专门论著陆续出现,如米芾的《砚史》,唐积的《歙州砚谱》,宋代佚名作者的《歙砚说》和《端溪砚谱》,高似孙的《砚笺》等等。由此,砚事自宋开始,由单纯的文房用具制作,变成了一种文人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砚石的产地、采掘、品貌、特点、制作和样式,到历代评价和收藏,砚事被推高到一座广众的文化平台上,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形成了从宋代开始延续至今的砚文化研究和古砚收藏风气,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种中国所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宋代制箕形歙砚。歙砚名于五代而盛于宋代,宋代制器以简约著称,此砚不尚雕饰,头窄尾宽,四面下收内敛,中间束腰,堂池一体,砚式中仍保留唐代砚的凤字形风格,应该是宋代早期制砚的代表。

图片

图片

1234...全文 8 下一页
关键词:程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