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者有其城。一座城市的书法家身上,总是清晰呈现着对城市文化与精神的“溯源”与“创新”。对于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协原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国强而言,40多年艺术“壮游”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无不是为这座城市展开的一场宏阔的艺术探寻,而他最重要的“引路人”,正是为青岛写下“绿树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的康有为。
翻开百年青岛的人文画卷,旅寓的文化名人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品质构筑着精神坐标。“青岛地缘文化除有浓郁的齐鲁传统文化渊源外,也受舶来的西方现代文明影响。康有为1917年首次到青岛后的10年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书法以及家书,融入了青岛山海文化特色,寄托着他的爱国热情和人文关怀,成为青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青岛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赋予了康有为归属感,充盈了他的人生履迹。”关于康有为与青岛,范国强无疑是这段佳话最好的讲述者。在他看来,作为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思想家和促进书法史变革的一代宗师,康有为是青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城市文化灵魂。
从拜师章草名家刘诗谱、第一次接触康有为书法,到在现代书法史和康有为研究史上独树一帜,范国强心无旁骛走过四十余载,以对康有为生平、创作、理论、作品考释及用印、斋号、论书诗、年表、家族世系谱牒等综合相关领域的全面研究,为学术界勾画出一个立体的康有为艺术世界。于范国强,研究康有为书法,辨伪是关键,亦是意趣所在。为真正了解康有为思想、艺术,范国强潜心搜集与康有为相关的文献资料,除深入研究其在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广艺舟双楫》,还大量阅读与书法看似无直接关联的康有为著作,如《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用艺术社会学的拓展视阈研究与其相关的人与事。在知人论世、还原历史的过程中,范国强凝神捕捉每一次“会意”,文思若林泉之出底涧,淙淙作声。多年来,他先后出版《尊碑·康有为书法研究》《康有为青岛遗墨精品》《康有为书法年谱》《康有为碑学研究》(日文)等,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由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人’和‘文’构筑起来的。要站在时代的角度选题、立题、解题,使历史人物‘活’起来,从古代‘走向’当代。对于康有为的学术创作展开深入研究,为我们对青岛城市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入梳理和观念确立提供了一个最恰切、最理想的范本。”秉承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范国强率先迈出关键一步——融汇传统与现代,全方位推动青岛书界打造具有山海文化特色的“雄强、苍深、开放、包容”的地域书风,为青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添厚重名片。
这种地域书风理念的确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对康有为书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对康有为书学思想的研究成为书法界的一个热门方向,青岛本地也有不少优秀的康有为书学研究专家。在青岛研究康有为,既是我作为一名专业艺术家的责任,同时也有助于青岛文化生态的发展。”以城市文化发展为己任,范国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青岛连续十年发起和举办中国书法进修学院,遍邀当时国内一流书法名家到青岛授课。此后,青岛相继举办了“青岛国际书法双年展”和“康有为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法国、比利时、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学者加入,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学术成果,也在无形中完成着对青岛城市文化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