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日记中的孔繁森
1993年底,我援藏来到西藏日报工作,其间结识并多次采访时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同志。1994年2月17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个山东人》,这是全国首篇全面宣传孔繁森事迹的报道。孔繁森殉职后,我又先后采写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难忘的阿里之行》等数十篇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今年是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30周年,许多朋友和同事催我写点东西,我也感觉有责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纪念节点,用文字表达对敬爱的孔书记的深深怀念之情。然而,孔繁森去世后的30年来,宣传他事迹的新闻报道、纪念文章和各类文艺作品已有太多太多,他的主要事迹,如收养孤儿、卖血、二次援藏等等,被媒体反复报道、引用,读者和观众早已耳熟能详,如果还是仅仅用这些素材来创作,恐怕难以再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不能完全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写还是不写?一时间颇为踌躇。
一日,偶然翻开我的援藏日记,不觉心中一动,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原本并没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直到当年接受援藏任务后,才决心拿起笔来写“援藏日记”,以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结识孔繁森、采访孔繁森、与孔繁森同赴阿里……这些如今看来非常珍贵的瞬间,在这本日记中都有记录。当然,由于当年工作紧张、高原环境影响以及本人疏懒等原因,日记写得很是简略、随意,许多今天看来颇为重要的事件,在日记中却往往一笔带过甚至遗漏,遣词用句也不讲究。日记中对孔繁森的记录也是如此,他当时尚没有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楷模,在我的心中,他也只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山东老乡、兄长和领导。在日记中,对与孔繁森的交往,我只作了客观、简单的记录,没有仰视,更没有任何渲染与拔高。我曾犹豫这些过于简单的记录能不能写进文章中,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真实的、没有经过二次创作的孔繁森吗?于是,我萌生了用“援藏日记”作为创作素材的念头。
夜深人静,我坐在书桌前,面对日记中自己潦草的笔迹,思绪一下子飞回到30年前,与孔繁森相识、相处的每个细节一幕幕在眼前闪回,我尝试抓住每一个瞬间,用自己手中的笔,为读者复原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楷模形象。
以下引用的援藏日记片段,除为尊重隐私对一些人名作了处理,以及对个别错漏字加以订正外,其他均为原文,没有作任何改动、修饰。
初识繁森
1993年12月28日:今天随孙X到孔繁森家和教委刘主任家,孔对我们很热情,但告诉我们孙太虚,让我们注意。
短短一段文字,把我拉回到了30年前与孔繁森初识的日子。其实,这次日记中记录的到孔繁森家,并不是与孔繁森第一次见面。我们山东四名援藏干部12月5日踏上高原的土地,记得进藏后一个星期左右,孔繁森到报社公干,听说有四位山东老乡刚到报社工作,便来到青年楼二层简陋的宿舍看望我们。当时只有我和另一位同伴在,天气很冷,孔繁森只穿了一件灰色风衣,头戴一顶浅咖色礼帽,身材高大挺拔。由于急着去开会,他只和我们热情寒暄了几句,说过几天请我们到他在拉萨的住所做客,便匆匆离去。这次见面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所以在日记中竟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