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光明网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潘鲁生,解读背后的文化密码。
潘鲁生(受访者供图)
2023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项目的申请材料,申请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上述3个遗产项目自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以来,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委员会经评审,决定将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代表作名录。
潘鲁生认为,这反映出我国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承诺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9年,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因为这一系列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意味着当时面临传续发展的某种困境。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例,由于历史上黎族人民没有文字,纺织活动是记录其文化历史的主要方式,其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是生活方式、生产经验、审美观念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保护的核心是传承。近年来,海南省把握传承的关键,投入大量资金开办黎锦技艺传习馆,并建设培训基地,建立传承村、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培养了一批批黎锦传承人。同时建立纺染原料基地、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数据库,为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201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为我国首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几年,海南黎锦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被作为“国礼”赠予海内外嘉宾。海南五指山市建起了黎锦技艺传习场馆,还开办了黎锦技艺项目培训班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班,一方面促进黎锦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当地组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技能交流大赛,促进技艺传承的发展。在发展中仍然需要注意过度商业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从而以防止其可能的去语境化,关注保护计划中因市场需求而增加的风险,这也离不开传承人自身对文化使命的坚守。十几年来,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能力建设、生态化系统化发展方面积累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方案。
潘鲁生考察调研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受访者供图)
潘鲁生表示,从整体上看,我们的保护行动和传承方式是及时而且必要的。从急需保护到转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我们在传统技艺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传承人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曾经几近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已经能够自然地传续和发展。这种转变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可参考的经验。对作为地域文化鲜明象征、展现传统文化特性、蕴藏着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文化遗产,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保护。现在的各个层级的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在更新,保护制度和相关的条例也在不断完善,社会整体的保护环境已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也越来越好。保护的核心是传承,技艺有人传承和使用就能不断层,在这种口传心授的传习中,传统工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就有了后继人,这样才能够活跃在现代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创新,带有时代和历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现代的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生活需求相适应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和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