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陕甘总督、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二十六年(1761),官拜东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乾隆南巡或北上避暑山庄,皆由其主持朝政。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一月十六日,逝于上朝轿中。
乾隆亲率皇子嘉亲王到驴市胡同刘府祭奠,因门庭狭窄,只好步行进府。《清史稿》载:“上临其丧,见其俭素,家徒四壁,为之恸,回归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正”。
北京礼士胡同刘墉故居
驴市胡同位于北京东四南大街路东,地图上查不到,好不容易才找到,原来已改为礼士胡同,墙上有个胡同简介“刘文清公故第在胡同西头”,但具体是哪一家尚有争议。有人说是70号的一户普通民居,有人说129号门前有对石狮把门的深宅大院才像宰相府,但谢绝参观。走进70号小院,有几间砖木结构老房子。有个老大爷热情地说:“我在这里住了80多年,原来门口写着刘墉故居,后来居委会说不像宰相府,就给去掉了。”据清人《天咫偶闻》载,此处为刘墉故居。
刘统勋娶相州王氏为妻,生二子一女,长子刘墉;次子刘堪,21岁病殁。《诸城县志·刘统勋传》载:“家故有田数十亩,弊庐一处,服官五十余年,未增尺寸。”
二、瀛洲新翰林
刘墉自幼在槎河山庄私塾读书,天资聪颖,16岁成国子监监生。由于《清史稿》对刘墉生平缺乏记载,不少人认为刘墉是沾父亲刘统勋之光,以恩荫身份破格参加会试的。
据《乾隆十六年国朝登科录》记载,乾隆六年(1741),21岁的刘墉参加了在山东济南贡院举行的乡试,以第54名成绩中举,与他一同中榜的还有堂兄弟刘坰、刘堉,“一门三举人”,轰动一时。
《乾隆十六年登科录》刘墉乡试成绩
乾隆十六年(1751)春,刘墉参加礼部会试,以第六十四名中贡士。随后,参加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钦点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九月,因时任陕甘总督的刘统勋在准格尔平叛中直言获罪,被株连入狱,逾月获释,降为编修。
刘墉殿试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