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举行内禅大典,太上皇乾隆不肯交出传国御玺。吏部尚书刘墉止贺曰:“古今安有无大宝之天子?”遂即入奏太上皇:“陛下不能无系恋天位之心,传禅而不与大宝,则天下闻之,谓陛下何如?”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
嘉庆二年(1797),刘墉升任体仁阁大学士。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初四,刘墉带头弹劾和珅,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列举和珅不法情状。嘉庆帝当即下旨:“和珅欺罔擅专、情罪重大,着即革职,锁交刑部严讯。”
嘉庆帝命大学士刘墉、董诰及兵部尚书朱珪分头查抄和珅家产。和珅家大业大,众人分头查抄,整整忙了五天五夜,才盘点清楚,仅查抄清单就有109号。计有黄金780万两,白银1838万两,金银器皿9475套,珠翠首饰29716件,玉器4634件……另有土地八千公顷,银号43家,当铺75座,古玩铺13座,房屋449间,家产总值折合“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财产比清政府十年财政总收入还多,堪称古今第一贪。
和府藏宝楼
嘉庆帝命诸王大臣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堂会审,刘墉为主审官,董诰、八王爷永璇为陪审官,各部大员及监察御史分列两旁。和珅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认罪,共计二十大罪状,赐令自尽。
嘉庆七年(1802),刘墉任领班首辅大学士,辅佐嘉庆帝整肃朝纲,励精图治,出现了短暂的嘉初盛世。
五、浓墨宰相
刘墉博通经史,工书善文。《清史稿》载“墉工书,有名于时”。《中国书法史论》将刘墉与翁方纲、梁同书、铁保并称清代书法“四大家”。康有为评价:“清代四家,成就最大的唯石庵,其集帖学之大成者。”被公认为“本朝书法之最”,有“浓墨宰相”之誉。因“书名满天下”,其政绩、诗文皆为书名所掩。
刘墉6岁习书,初学董其昌、赵孟頫,继学二王,字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深研颜真卿、苏轼、米芾,“笔力雄健,局势堂皇。”晚年潜心魏碑,古朴深沉,藏巧于拙。师古而不泥古,取赵孟頫之圆润,董其昌之重拙,苏东坡之丰腴,颜真卿之浑厚,兼采众长,独成一家。其书用墨厚重,枯润互映,貌丰骨劲,味厚神藏,开辟一代书风。
刘墉题赠书香匾
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评价“文清书法,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刘墉有个学生戈仙舟,其岳父是书法家翁方纲。翁方纲写一手好欧体,惟妙惟肖,常自以为豪。有一次,戈仙舟拿刘墉作品去请教岳父。翁方纲不屑地说:“书法宜重师承,谨守法度,他的书法,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戈仙舟请教刘墉,刘墉笑着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老夫写字并不蹈袭古人,我自成我书尔。去问你岳翁,他的书法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刘墉集帖学之大成,尤擅行、楷。其小楷《入法界体性经》,上有乾隆帝钦印的“乾隆鉴赏”“乾隆宫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八个收藏章。乾隆帝喜好舞文弄墨,鉴赏水平极高,可见对刘墉书法之欣赏。
乾隆皇帝收藏钦印的刘墉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