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无名而功绩赫赫,无声却震撼世界丨网友集体悼念致敬黄旭华背后:是他们给了我们最硬的一根脊梁!

无名而功绩赫赫,无声却震撼世界丨网友集体悼念致敬黄旭华背后:是他们给了我们最硬的一根脊梁!
2025-02-09 17:03:5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离家投身核潜艇事业时,黄旭华才三十出头;再见亲人,他已满头白发。“家人不知道我在外做什么,父亲去世我也没有回去……”

直到1986年,60岁的黄旭华才借着到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出差的机会,终于回到汕尾见到已逾90岁的母亲。彼时,距他上一次回到故土已有30年。

总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你是怎样理解的?“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母亲去世后,黄旭华常常戴着母亲留下的围巾,仿佛她就在身边。

“我是客家人,祖籍揭阳、生于汕尾,三个身份缺一不可。”黄旭华曾在采访时这样介绍自己。黄旭华,曾用名黄绍强,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原海丰县),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曾在汕头市聿怀中学求学。

2月7日,汕头聿怀中学全体师生共同缅怀这位“大师兄”黄旭华院士:“黄旭华院士用他的青春智慧融入了深海,他用一生诠释着为国栋梁,他的精神是我们成长的灯塔,我们将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心怀梦想,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让他的精神得以延续。”

黄旭华院士曾说,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儿时的志向是从医,治病救人。高小毕业时,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黄旭华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曾经想要学医的青年,弃医从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他立下誓言:“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

4.jpg

上海交大师生向黄旭华献花

“沉痛哀悼,交大校友黄旭华学长逝世。”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6次发文哀悼黄旭华院士。当黄旭华院士的讣闻传来,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时间发起了追思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一楼大厅,摆放着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等比缩小模型。潜艇模型边,摆满了盛开的菊花。在校的师生乃至还在寒假中的学子从各处来到这里,默哀悼念。

上海交通大学的门户网站调整为黑白色调,首页显著位置是“沉痛悼念黄旭华学长”的文章。同样调整为黑白色调缅怀黄旭华院士的,还有中国船舶以及中国船舶719所微信公众号等。

“国士无双”“国之脊梁”“民族之魂”“大国重器”……黄旭华院士逝世后,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争相悼念。“黄爷爷,一路走好”,这句评论,成为了微博、抖音等平台热度最高的留言。

有不少网友表示,黄旭华院士的事迹,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作文里,也有网友表示,当年的高考作文,写的就是黄旭华院士。微博网友@--XX--:“花甲痴翁,智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这是当年《开讲啦》黄老说的,黄老也是我高中时候反复出现在作文里的,先生走好。

45370e4202dbc03.jpg

上海交大校园内的追思横幅

他们纷纷表示,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

网友@MaXXXet: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三十年隐姓埋名,三十年不能回家。他们才是我们现在该追的“星”!铭记历史!致敬先辈!

网友@医XX远:这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正是有黄院士这样的国之栋梁默默付出,才有我们安定的生活,才有我们不被欺负的底气。致敬最可爱的人。

网友@祁XX语:这也是一个以身许国的人。值得中国人永远表示敬意。在那个艰苦的时代里,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潜艇事业的开拓者黄旭华们,和无数的无名英雄一起,和全国人民一起,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奠定了新中国牢固的国防。他们是最可敬的人,他们是最值得追的耀眼的星辰!

曾经在电视剧《功勋》中饰演黄旭华院士的演员黄晓明也发文悼念:先生一路走好,很荣幸曾在《功勋》中演绎过黄旭华先生,他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间的故事打动无数人。黄老曾说“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并用一生诠释了“忠孝两全”的含义——以国为家,以万民为亲。戏里戏外,黄老的事迹教会我:真正的英雄,从不需要聚光灯,因为祖国就是他们的明灯,星辰大海在先生心里。此生有幸演绎黄老的故事,是我作为演员的至高荣耀。此刻深海静默,但功勋永存。

6.jpg

各社交平台的网友纷纷发文悼念

关键词:网友集体悼念致敬黄旭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