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孙承民:我邀大师坐寒舍

孙承民:我邀大师坐寒舍
2025-02-11 11:24:1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图片

这些年结交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无一例外都是忘年交,也可以说是我的老师。老师的称谓是我自己的叫法,这些朋友是否接纳我当他们学生就不得而知了,我是由衷地敬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就不去征求他们的意愿如何,只要不给我白眼和冷落,即便训斥我几句都是对我的抬举和赏赐。

图片

我称彼此是朋友,那是因为我与他们可以平等地交流和谈吐,他们对我没有摆出老师的姿态,我虽然崇拜他们的学问,却没有做他们学生的资本。我毕恭毕敬地倾听他们娓娓道来,追古溯今,乾坤宏宇,诗人苦吟觅句,宫廷帷策轶事,起居美食杂味,男女情欢离别,有道是:千古绝唱豪门骚客换盏,近代放歌儒商学者挑灯。这些长者朋友们,不拘礼仪,不讲排场,不摆架子,静静地留在我的身旁,不嫌冷暖,不挑味淡,不厌其烦任我问长问短。我是天天开心嫌日落,又嫌夜夜梦长月起迟,动情之时将他们所言所思对我产生的影响和感化记录下来。这些朋友的出现,没有了小学、中学、大学,年龄和资质的限制与考核,只要我勤学好问,他们就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他们的人生蹉跎、学养积厚、生活经历,眼界阔朗,都是我无法企及的境界。

图片

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不同的年龄和背景。他们是刘勰、刘庆义、王仁裕、沈括、苏东坡、董其昌、沈德符、袁枚、李渔、张岱、林语堂、古龙、尼采、黑格尔、叶芝、蒲宁、东山魁夷、古龙、余光中,等等,与之机缘未违,气味相投。他们冷眼看世界,妙语呈连珠。

图片

南朝刘勰说:“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把晦涩当作深邃,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

图片

五代王仁裕说:宁王宫有乐妓宠姐者,美姿色,善讴唱。每宴外客,其诸妓女尽在目前,惟宠姐客莫能见。饮欲半酣,词客李太白恃醉戏曰:“白久闻王有宠姐善歌,今酒肴醉饱,群公宴倦,王何吝此女示于众。”王笑谓左右曰,“设七宝花障,召宠姐于障后歌之。”白起谢曰:“虽不许见面,闻其声亦幸矣。”

图片

宋朝苏东坡说: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图片

明朝董其昌说:《兰亭》出唐名贤之摹,各参杂自家习气,欧之瘦,褚之肥,于右军本来面目不无增损,政如仁智自生妄见耳。此本定从真迹摹取心眼相印,可以称量诸家《稧帖》,乃神物也。古人无一笔不怕千载后人指摘,故能成名。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未有精神,不在传远,而幸能不朽者也。

图片

德国尼采说:我们所有的善恶观念,都不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因为不存在上帝;也不是从最高的道德律那里来的,因为从来也没有这样的道德律。这些观念是在人类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善”者是统治阶级,他们是任何社会中的武士和贵族。“善”意味着“勇敢、强健、有力量”。贵族的威望建立在它的力量的基础上。“强人”把他们自己的价值强加给社会,制定出适合他们品性的道德法规。

图片

现代林语堂说,垂钓并不必出汗。而其所以可乐,是因钓鱼常在湖山胜地,林泉溪间,可以摒开俗务,怡然自得,归复大自然,得身心之益。足球棒球之类,还是太近城市罢,还是人与人之斗争。钓鱼是好学深思的人的娱乐,所以钓鱼与烟斗的妙用差不多相同,在静逸的环境中,口含烟斗,手拿钓竿,涤尽烦琐,与自然景色相对,此种环境,可以发人深省,追究人生意味,恍然人世之熙熙,是是非非,舍本逐末,轻重颠倒,,未尝可了,未尝不欲了,而终不可了。

图片

当代古龙说:写《离别钩》的时候,曾经写过一句话,“离别我是为了相聚。”为了长久的相聚,不惜短暂的离别,甚至不惜去和别人决死——多么浪漫、多么深情。只可惜这种感情并不是常常都可以遇得到的,有些人甚至连想都想象不到,所以有很多人笑我:“离别我是为了相聚?是不是为了和别人相聚?”我笑不出,因为我知道一个很不可笑的事实:离别确实是常常为了和别人相聚。

图片

冰山一角的抄录,是我读书笔记的段落,有过神驰蹁跹的遐想,幡然所悟的振奋,未必精深,未必精准,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围炉夜话,终是别有洞天的收益。张岱说:“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不问吃喝寝卧的朋友有几人?不求寒暑冷暖的朋友有几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这些饱读诗书的大师友人们,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寂静独守的日子,在我刻意不刻意之间的时光消损中,偶尔有心无心地听他们讲述过往的经历和故事,时针一分一秒的行走,太阳由东渐西的沉落,我的日子过得不再了无声色的沉闷,读书的消闲不再背负学问的包袱,风吹哪页看哪页,聊天不就是随心所欲地为了放松身心么?

文/孙承民,乙巳立春记于觉庵,来源:從人之門)


艺术家简介

孙承民·小品新作 | 画家笔下的梦想与现实

孙承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黑龙江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艺指数”艺术品交易首位上市画家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孙承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