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议前夕,作为广东省第九次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接受了记者专访。
近年来,广东美术聚焦“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设推动育人才、铸精品。去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整体入选和进京作品数均排名全国第三,并有3件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取得广东中国画金奖的历史性突破。
“广东美术取得这样的成绩,核心在于以‘大作’记录时代精神、以‘大家’传承艺术文脉、以‘大展’扩大文化影响,并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艺术与社会的深度互动。”林蓝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坐拥近30万平方米的公立美术馆群,广东美术正通过“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立与“大馆”的联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她介绍,广东将持续开展岭南老中青美术“大家”推培计划,举办全国美术论坛,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辐射力。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下,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文艺如何与科技相融合,也在成为广东美术工作者密切关注的课题。岭南画派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为广东催生艺术跨界人才提供文化基因。
林蓝认为,对美术工作者而言,“技术的难度”和“思想的密度”同等重要。为此,广东省美协将搭建更多“文艺+科技”“文艺+创意”交流平台,推动文艺界与科技界、企业界深度合作。美术院校也要与时俱进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以“艺科融合”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广东省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势赋能。
“我们既要全身心拥抱传统,也要全身心拥抱科技。广东美术一定拥有广阔的未来。”林蓝总结道。
(来源:南方+)
艺术家简介
林蓝,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其作品曾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银奖等多个奖项,巨幅国画《诗经——长歌清唱》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及长期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