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上,专家围绕“传移模写”概念展开学术交流,就传统中国画技法、美学特征、文化精神,以及当代中国画创作和学院教学体系建构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画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丘挺介绍了展览背景,强调临摹教学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实践。郭怡孮、唐勇力、何加林、雷子人与于洋从教学角度阐述了临摹的意义与方法论,指出临摹既是基础训练,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转化能力的重要环节。尹吉男与赵力阐述了中国画临摹的现代性转型和跨文化、跨学科意义,主张通过拓展临摹系统实现与现代语境的多元对话。王鲁湘、渠敬东、余辉、邵彦与丛涛探讨了临摹在中国画传承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及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的特殊演进模式,强调当代学院教学应重视临摹的文脉意义,实现以人为本的对于文化传统的体认与创新。楼家本、何家英与徐累从创作实践角度出发,指出临摹是理解传统艺术精神的根本途径,主张通过临摹挖掘中国画创作的内在规律。毛冬华、曹庆晖与汤哲明对近代以来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进行梳理总结,强调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为中国画教学的继续完善寻找经验。
在研讨会总结中,丘挺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表示感谢,指出这些讨论涵盖了中国画的方法论、创作论与价值论,对古为今用的当代艺术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不仅总结了中国画学院的百年教学成果,更展现了立足于中国画传统对当代中国和世界人文语境的思考,为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提供启发。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