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王传洲 | 兵之缘 昔之谊,同心凝聚不了情

王传洲 | 兵之缘 昔之谊,同心凝聚不了情
2025-03-21 15:44:5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多年火热的军营生活和团结和谐的统战工作,使我有幸结识了许多部队老战友,省党外代表人士老朋友,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退休10年之中,常想起他们爱党爱国爱军,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心无旁骛干事业,文化艺术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提笔书写他们非常值得尊重、赞扬和学习的感人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jpg

李百华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省政协原常委,无党派代表人士,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在音乐领域造诣深厚,成果丰硕。二0二三年八月,我曾为百华教授撰写过一篇传记文章《狗娃"闹春晚,再唱沂蒙山……作曲家指挥家李百华在"出海"的征途上乘风破浪》,此文刊出后,引起读者极大关注,阅读量已达70多万,这无疑是对李百华教授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离不开《文化视界网》的大力支持。

二O二三年下半年以来,李百华教授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把举国上下迎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与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紧密融合,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庆祝活动,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促进文化繁荣,激扬民族音乐风采。二O二三年十一月,由山东省政协指导,山东爱乐民族乐团发起,李百华担任艺术总监的"礼乐济宁·文脉传承——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在东方圣城孔孟之乡的曲阜成功举办。这场音乐会以“中华颂”为主线,堪称一场音乐的盛宴,规模宏大、层次极高、节目精良。艺术家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使现场气氛高潮迭起,它既是献给观众的一场浓郁的民族音乐精彩盛宴,也是一次体现齐鲁文化的礼乐歌咏盛会,更是给这片深入贯彻文化"双创",充满活力和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致力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历史跨越的大地上,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为做好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的准备,百华教授赴济宁学院音乐学院指导排练

6.png

百华教授在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上指挥乐曲演奏

一路前行一路歌,丹心竭力寄深情。二O二四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李百华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抗在肩上,抓在手上,在喜迎国庆、中秋佳节两个节点上,李百华不辞辛劳,起早贪黑,走进机关、深入各地市,先后执导大型音乐会和文艺晚会等庆祝活动10多场,协助省市各级党组织再燃为国庆生、热爱中华的浓浓之情,再扬中华民族音乐的悠远之韵,更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磅礴之力!这一年,已退休五年的李百华依然凭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再度当选省政协艺术团艺术总监,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政协大舞台上,继续聚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力量。这一年,他参与了多场歌唱、乐器大赛等活动的评委工作,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凭借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从中积极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培养人才,为传承民族音乐提供强有力地人才支持。

7.jpg

▲百华教授在省政协艺术团换届会上发言

1a6656503f8406f98286d0fbf31d477.png

▲二O二四年,百华教授再次当选省政协艺术团艺术总监

f36e2cb0-fc28-11ef-8f8c-6bfd2da55bfe.png

▲二排左起第八山东省政协葛慧君主席,左起第七李百华教授

image.png

▲百华教授指挥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十年爱乐庆新春,国韵悠远再起航。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山东省通俗文化研究会暨山东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山东爱乐民族乐团成立十周年庆典——2025迎新春大型民族音乐会在珍珠泉人民会堂璀璨上演。李百华教授携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教育家雷岩、于联华、张令杰、刘子林、李鳌、刘捷、曹军等艺术家领衔的一百五十余名演职人员共同登台献艺。为省城市民贡献了一场喜迎春节精美的音乐盛宴。这是百华教授在二O二四年庆祝建国七十五周年,致力国乐传承的又一高潮。这场音乐盛会使美丽泉城再度掀起了浓郁的民族音乐热潮,产生了良好地社会效果和艺术效果。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学家、国学家、书法家王岳川教授,在深入了解山东爱乐民族乐团创建十年的不凡历程后,欣然挥毫,以隽永潇洒的笔墨为音乐会纪念画册题写了"爱乐十年国韵悠远"的书名。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孙传尚,对音乐会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其"这场音乐会在全省艺术院团的发展历程和当代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禁不住再次为山东爱乐民族乐团团长李百华教授和乐团的艺术家们点赞喝彩!十年爱乐抵励前行。山东爱乐民族乐团自2014年创建以来,始终坚守初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炽热的民族音乐热情,始终秉持"联谊性、公益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的创团理念,将李百华编创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苦菜花》等一大批具有山东风格的名曲美歌,奉献于地市、机关、军营、院校、社区、乡村和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捷豹交响乐音乐厅。同时,乐团克服种种困难还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乐坛上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乐团先后出访了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祖国宝岛台湾和香港,通过一系列精彩的交流演出,让广大爱国华侨、侨胞和台湾同胞,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了大陆台湾两岸一家亲的共识,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年爱乐创新发展,山东爱乐民族乐团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古典、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完美地融合,创作出了《再唱沂蒙山》、《祖国知道》、《轻轻唱起国歌》、《长河入海》、《鱼水情长》、《美丽家园》等美歌新曲。这些作品一经推出,立刻得到广大歌迷、乐友和观众的热祟,使中国民族音乐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十年爱乐扬帆起航,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典,一本记录流金岁月的纪念画册,一腔痴爱传承国乐的热血!我们相信,李百华和爱乐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一定能够在坚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上,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山东爱乐人更多更强的力量!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为音乐会纪念册题名"爱乐十年国韵悠远"

▲百华教授音乐会上悠扬大气的指挥夺人眼球

image.png

▲《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演奏令人陶醉

李百华教授事迹相关链接:

狗娃“闹”春晚,再唱沂蒙山作曲家、指挥家李百华在国乐“出海”的征途上乘风破浪

16.jpg

一九七六年,我的老部队原济南军区防化团新兵连里,有一位来自青岛非常帅气的新战士,他气质出众、相貌堂堂,很快成了大家的关注焦点,他就是我的战友,李百华教授的弟弟李百敏。

团长的一句夸赞,承就了一名优秀的电影放映员。一次训练间隙,百敏战友根据副指导员的要求,他与战友徐长虹一起创作了一期反映当时形势,配合连队政治教育的漫画墙报,漫画一经刊出,其新颖的内容、生动的笔触,立刻吸引了众多连队官兵和机关干部争相观看,大家纷纷对其精妙之处赞不绝口。团长看到墙报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赶忙把连长和百敏叫到跟前,用浓郁的胶东话大声说"你们给我打埋伏啊,早晨出操还没看见,这幅漫画画得不错、不错!"这下了得了,一个刚入伍的新战士,能够得到一团之长的赞扬,那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儿。新兵连训练一结束,他凭借着这股崭露头角的才华,直接被分配到团政治处军人文化俱乐部电影组工作。

新的工作岗位,使百敏战友如鱼得水,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他认真学习钻究幻灯制作艺术,不断摸索创新,刻苦练习放影基本操作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百敏与战友在济南军区组织的幻灯比赛中,他精心制作的《只生一个好》幻灯片,凭借独特的创意、导演、绘画和精湛的制作力压群雄,荣获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放影技能基本操作全区大比武中,他和战友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摘冠军桂冠!热心为部队官兵服务,俱乐部的广播宣传、图书管理等工作样样干得井井有条。一年四季,不惧酷暑严寒,和战友们乘着一辆嘎斯运输车,常年奔波于五个部队驻地为官兵巡回放影,受到全团官兵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多年来,百敏所在的电影组和闻名全军的团篮球队、文艺宣传队,一起成为军区防化团军营文化建设三张熠熠生辉金光闪闪的名片。见证着部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为鲜活的精神印记。不断激励着全团一代又一代官兵,锐意进取,争先创优,努力为部队建设建功立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17.png

▲这是百敏战友七十年代曾工作生活过的部队老礼堂

18.png

▲当年百敏战友的放映员证,如今也近五十年了

19.png

▲一九八0年百敏战友光荣退伍,到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工作

退伍不退志,海洋学府再扬帆。一九八O年,百敏战友光荣退伍,分配到青岛著名的中国海洋大学数字课程资源中心工作。在长达40年的工作实践中,百敏始终传承发扬部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争先创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秉持敬重事业,祟学尚行,追求卓越的理念,一路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称道的业绩,被学校任命为电化教研室主任。百敏十分注重电视摄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先后编导并拍摄了二十余部教学片与专题片,其中多部作品在各类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两部、二等奖三部、三等奖两部。《滨海水族》、《中国葡萄酒启示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托起蓝色的世纪》电视专题片获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国高教之窗"特别栏目制作一等奖;《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演示性教学的研究》获2002年度青岛海洋大学优秀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演示性教学方法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改革》获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蓝色的旋律》经中央电视台和青岛市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海洋文化精品,是全国唯一一部反映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教育题材的专题片。为配合学校教学,拍摄制作的多部VCD光盘,分别在山东文化音像、齐鲁音像和山东农大科教音像出版发行。百敏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还承担了教育系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2016年,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他被批准为"青岛K12素质测评研究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近些年来,百敏在学术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发表了《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等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校园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在"地理教育"杂志社举办的《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百敏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为中国海洋大学这所饱含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魅力的百年学府增光添彩,诠释着退伍军人的坚守与担当。

沉浸文化世界,书画艺术显风彩。由于受家庭文化教育的影响,百敏自幼打下了良好的美术基础。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总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钻研书画艺术,通过多场次的参展交流,使自己书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面对成绩和赞扬,他认为这是社会和组织对自己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更是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2024年,"桑榆抒丹心,翰墨绘华章"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画展大厅里,一幅百敏的描绘闻一多先生的人物画《风骨》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画是百敏借助闻一多木板画和矗立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内的"闻一多石雕像"再度创作而成,凭借独特的构思与精湛的画技,荣获山东省老干局离退休干部书画展优秀奖。在多年的书画艺术实践中,百敏凭借内涵深刻、风格独树一帜的书画成果,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通过与各国艺术家的交流切嗟,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视野,也使中华民族文化穿越不同国度和城市,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深刻领略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百华与百敏,堪称一对令人称赞的好兄弟。哥哥常邀弟弟的墨宝,用于自己的文创宣传作品之中,弟弟也时常为哥哥在音乐艺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喝彩点赞。彰显了兄弟俩热爱中华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满滿的正能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百敏在书画艺术的广袤海洋里,继续体味着挥毫泼墨间的独特韵律,人物形象刻画的感动,山川湖海、花鸟鱼虫勾勒的美景,始终坚守着对书画艺术那份深厚的痴爱。如今,在风景秀丽的崂山小院,一间充满墨香的书画工作室,一畦生机盎然的小菜园,构成了百敏退休后的惬意生活图景。在这里,他尽情享受着健康快乐的艺术人生,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篇章。


以上图片李百敏为哥哥李百华教授的海报宣传题写片名

9ee0d01c3f754e09487b36e71846be59_.jpg

d532b4db269f2ec7b0eb775b3f4e60f1_.jpg

李百敏为李百华执导大型音乐会题写“和平颂”

35.png

▲为哥哥李百华教授编创的《再唱沂蒙山》题写书名

36.jpg

殷跃华,是与我并肩多年的部队老战友。从院校投身部队,跃华同志始终秉持着诚实做人的准则,扎实干事,乐于奉献,用付出书写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

37.jpg

在部队,他是一位知名的防化技术保障专家。跃华战友曾任原济南军区防化团修理所技术员、所长兼工程师、团后勤处车管助理员、后勤处处长、团装备技术处处长、副团长、防化高级工程师。他对知识如饥似渴,热爱学习,肯于钻研,躬身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先后有多篇学术论文获全军防化装备保障研究奖。二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参与了多部全军防化装备保障的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主编的多个规章、标准在全军施行。凭借着突出的科研成绩,他于2007年、2013年分别荣获"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被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被总部聘为"防化装备保障专家组"成员,被军区批准为"车船工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跃华战友始终发扬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在防化装备技术保障方面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各项艰巨任务之中。在京沪铁路十二里阁抢险的危急时刻,在青岛奥帆赛安保的重要岗位上,在四川地震救灾的艰难环境里,在灭杀美国白蛾的关键行动中,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他的付出与努力,赢得了上级装备部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曾三次荣立三等功,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他军旅生涯的光辉见证。

▲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证书

40.jpg

▲立功奖章及证书

▲科技进步奖证书

▲专家聘书

46.jpg

2008年5月在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救援行动

f44af80844d06f48472b6bb3ebe1434.png

2008年5月在青岛奥帆赛场馆执行安保任务

微信群里,他是《老兵之家》群刊的主编。二O一五年,来自北京、江苏和山东的防化团退伍老战友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当过兵的人"战友群,并创建了《老兵之家》(以下简称家刊)电子群刊。截至目前,共发刊四百四十九期。作为三个主编之一的跃华战友,不忘初心,不辞辛苦,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共编辑家刊一百多期,每一期都饱含着他的心血。编辑过程之中,他时刻关注着群内动态,精心搜集、整理战友们分享的交流作品。一边根据编辑需要,忙碌着与相关战友约定稿件,还及时为战友们提供着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搭建起战友间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跃华战友以对家刊的高度负责精神,不断改进创新编缉方法,从内容筛选到排版设计,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进一步增强了家刊的政治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可读性,为战友们营造健康快乐度夕阳的精神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活中的跃华战友聪慧好学,凭借对摄影的热爱与执着钻研,成为了一名高水平的摄影爱好者。他的不少摄影作品视角独特、构图精妙,无论是记录自然风光,还是捕捉生活中的温暖瞬间,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受到业内人士和战友们的一致称赞。同时,他还是济南市军休艺术团合唱团的一员,该合唱团由著名歌唱家殷丛丛担任艺术总监与演唱指挥。二O二三年和二O二四年,合唱团分别荣获济南市第九、十届国际合唱艺术节展演比赛金奖和金奖第一名。跃华战友认真参加排练演出,并积极承担着合唱团的各类宣传报道任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些文化艺术活动,为老部队战友们争了光,也为《老兵之家》增色添彩,更让大家看到了退役军人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8.jpg

▲《老兵之家》电子群刊刊标

49.jpg

▲《老兵之家》电子群刊编委会成员

50.jpg

▲2016年参加全国军队离休干部歌咏比赛获金奖

51.jpg

▲2019年参加全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文艺汇演获金奖

52.jpg

▲参加济南国际合唱节

53.jpg

▲参加山东省电视台退役军人春晚演出

54.jpg

▲摄影爱好者

模友中,他又是一位享誉社会的"航模达人"。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并在《中学科技》发表航模学术论文七篇。跃华战友年青时就喜好模型制作,长期的专业技术灵感,使他二O一五年部队退休后,便醉心于航空模型的研究制作。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制作了100多架飞机模型,尤其是二O二二年,他制作的"列宁号侦察机"模型等十多架飞机模型,参加了上海《矢志蓝天》静态仿真航空模型展。并获得当年全国仿真模型(静态)项目网络系列赛"一等奖。2024年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全国网络模型比赛,荣获军事装备组第一阶段第二名,第二阶段第一名的好成绩。跃华战友能收获这般优异成绩,主要归因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源自他热爱祖国,热爱军队一颗火热的心。跃华战友从军四十多年,对军事装备的发展情有独钟,在他的航模作品中,军事作战飞机模型占比近半之多,全面展示我军飞行装备从缴获到进口,从仿制到自主设计制造,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是他研制航空模型的初心和动力。他的微信昵称"空中之鹰"就来自于此。二是源自于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航空模型的制作并非简单的积木游戏,它需要非常复杂的工作流程和精细的工艺技术,制作一架好的模型作品,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以上。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挖掘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战机"列宁号",由于飞机的部件未能妥善保管而散失,只留下一张残缺不全的机身照片。跃华战友为了还原这架战机,耗费大量时间,认真学习研究该机的战斗历程,参阅各种相关资料,观察比照同时期机型照片,现场观摩实体飞机等,在材质选择、配件加工、精细装配、反复打磨、喷漆水贴和洗渍旧化等环节上,用足了气力,终于完成了全网第一架"列宁号"飞机模型的制作。由于作品形象逼真,至今仍在上海展出。三是源自他持之以恒创新发展的宝贵坚持。跃华战友顺应新时代我军新型战机创新发展的大势,以精美震撼的航模作品,彰显着东方大国重器之威。十年痴爱,十年坚守。我们愿跃华战友模型文化艺术之花,绽放更加绚丽的风彩!

55.jpg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证

56.jpg

▲上海《矢志蓝天》静态仿真航空模型展展板

60.jpg

▲参展的模型

61.png

▲获奖证书

62.png

▲获奖作品

63.png

▲刊登在《中学科技》的文章

64.jpg

▲在青岛模型交流赛担任航空组裁判

65.jpg

▲模型制件中

部分模型作品汇编:模型纪录强军路链接

文/王传洲,山东省委统战部原副巡视员,来源:美篇@空中之鹰)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王传洲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