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解析《海尔兄弟》再度走红对国产动画的启示

解析《海尔兄弟》再度走红对国产动画的启示
2025-04-07 17:00:5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3月24日,动画《海尔兄弟》高清重制版在芒果TV、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步上线,上线首日便创下超3000万播放量。这部30年前的经典动画成功激活了80、90后群体的怀旧情怀,也引发了00后等年轻群体的集体共鸣。首播于1996年的《海尔兄弟》摆脱“硬广思维”,通过动画剧集的“软文化”,展现了中国制造、民族品牌和中国文化的“硬实力”,实现视听文艺与品牌价值创生的双向奔赴,是广电视听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本文将分析《海尔兄弟》的再度走红对国产动画创作的启示。

尽管儿童动画的主要观众是低龄儿童和青少年,但并非“低智化”作品。相反,它们需要融入勇气、同情心、乐观精神等与儿童心理和认知相契合的主题和价值观,是一种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的高级艺术形式,对语言、画面、内容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更高。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动画,《海尔兄弟》不仅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更是中国科普教育与品牌IP化的里程碑。

1.jpg

1996年,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海尔兄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开启了中国科普动画的先河。这部历时8年、耗资超3600万元的动画巨制,由海尔集团与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公司联合出品,初衷是为品牌宣传注入文化内涵。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希望通过动画形式传递企业价值观,并希望中国儿童能够看到国产科普动画。《海尔兄弟》不仅开创了国产动画寓教于乐的先河,成为一代人的“科学启蒙导师”,更以“品牌IP化+内容创新+生态构建”的模式,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多维度启示。

2.jpg

启示一:科学教育创新实践,动画文艺破圈传播

另辟蹊径,创新科普题材。在20世纪90年代国产动画普遍聚焦神话、武侠题材的背景下,《海尔兄弟》选择以“全球地理探险+科学知识”为核心,填补了市场空白。其通过“知识场景化”手法(如用杠杆原理解决荒岛危机、用浮力定律逃离旋涡等)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剧情,既满足儿童求知欲,又为家长提供了可信任的内容。当下,国产科普动画存在题材单一、创新不足,科学性、艺术性和故事性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海尔兄弟》的再度走红表明,动画创作需深耕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定位和高质量内容抢占用户心智。

寓教于乐,传递科学精神。《海尔兄弟》以知识嵌入趣味剧情的手法(如用“雷电原理”解释极光等情节),成为后来科普动画的范本。以“解决问题导向”取代传统说教,通过角色困境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例如,面对土著部落的迷信,海尔兄弟用日食原理破除恐惧,传递“尊重科学、反对盲从”的价值观。这种“知识+价值观”的双重输出,为国产动画的寓教于乐提供了方法论。高清版上线后,很多网友发表评价“小时候从《海尔兄弟》里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这部动画塑造了我热爱探索和持续学习的人生观。”。

3.jpg

启示二:塑造全球视野,弘扬文化自信

关键词:海尔兄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