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上榜的博物馆数智品牌亦各具特色。
在文物保护与文化普惠层面,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公开了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让“深宫珍宝”转化为可触达的文化资源。
浙江省博物馆的“云上浙博”则构建全链条数字化平台,借助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公众服务数据化驱动。
在沉浸式体验领域,上海博物馆的“《山水江南》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再现江南诗画意境。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上的舟楫”展览通过360度环幕投影与实物模型联动,重现运河漕运繁华;三星堆博物馆的VR体验则让观众“亲临”考古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博物院“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运用超高清扫描、三维投影、裸眼3D等技术,全方位展示马王堆汉代文化,为观众带来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艺术震撼。
湖南博物院以「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上榜TOP10
在历史文物的活化表达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亦各显神通。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数说犀尊”智慧展厅运用高清三维扫描、红外感应等技术拆解文物工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古今智鉴”展览则通过AR、VR、裸眼3D技术打破时空壁垒。
南京博物院的“物华天宝”项目通过文物高精度数字化保护采集结合三维影像互动呈现,重新定义了文物观赏的维度。
「AT Asia年度博物馆数智品牌TOP10」全榜单
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能够清晰洞察博物馆数智化转型的深层逻辑:技术应用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用户体验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共创”,价值创造延伸至“生态构建”。
当数字技术融入博物馆基因,当文化遗产从“被保护的对象”变为“激发创新的源泉”,博物馆的数智化转型便真正抵达“以人为本”的核心——让文化可感、可知、可参与。在这场科技与文明的对话中,中国博物馆正以数智化为桥梁,让千年文化在数字时代迸发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蕴含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第十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
据悉,首届亚洲文旅品牌峰会暨AT Asia亚洲文旅大赏调查发布活动,4月27人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与第十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同期同场举办,以“沉浸2025”为主题,是面向亚洲文旅行业从业者的品牌塑造专业论坛。
峰会汇聚了文旅行业专家学者、行业KOL以及业内领航机构代表等众多嘉宾,通过专题演讲、行业分享、案例剖析和榜单公示等多元化形式,向业界及媒体传递了前沿洞见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