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预热升温,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重温粤沪文化共鸣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预热升温,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重温粤沪文化共鸣
2025-10-08 10:12: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年10月7日,“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

作为10月18日隆重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重要系列活动之一,讲座以“广东美术百年变革叙论”为题,翻开广东美术百年画卷,开启跨地域链接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之旅。

本次活动由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梁江作主题演讲,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等参与对谈。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预热升温,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重温粤沪文化共鸣

从广东写起

回溯广东美术百年脉络,从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到当代艺术扎根本土的创新实践,它始终以“新”为魂、以传承为墨,绘就波澜壮阔的百年变革历史。

作为百年来持续发生的文化现象,岭南美术的变革体现了广东在文化革新、对外交流、文明互鉴等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梁江以六祖惠能、利玛窦及康有为等文化巨擘为关键词,梳理广东美术乃至岭南文化“其命惟新”的历史基因。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第一章要从广东写起!”梁江通过详实充分的史料,一系列广东美术经典作品,为此列举出六大理由。

其中包括:广东新会博物馆藏木板油性绘画《木美人》为中国现存最早油画实物;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400多年前自澳门、广东把西方科技和欧洲油画带进中国;主要活动在19世纪初的关作霖,是史籍有明确记载从事油画创作最早的中国画家;18世纪初期,广州“十三行”的外销画远播欧洲,是中国早期油画又一重要现象;

晚清之后,李铁夫、冯钢百等五六十位广东人赴洋学习西画,大部分归国从事创作和教育,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苏州等地,影响至今;1917年,康有为提出“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由此引出20世纪的美术变革思潮。

“广东近代美术家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有着基于自身文化的思考,在延续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创新。”王绍强认为,历史基因、文化性格决定了广东美术和岭南文化的特质。作为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始终从自身所能出发,务实地与时代同行,为时代服务。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预热升温,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重温粤沪文化共鸣

变革引领者

“其命惟新,是岭南美术、广东文化的内在品格。积极入世的特征,让广东美术积极投入到缔造近现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历史洪流,并以此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在皮道坚看来,广东是新中国美术发展基本格局的奠基者。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都市文化的兴起,都为广东美术变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关键词: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