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于2025年3月启动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攻坚,归纳总结学校办学的优良教学成果,找准短板,明确方向,总结反思,提质增效,把握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契机。
学院特邀各院系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从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十四五”规划落实、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十二个维度,全面介绍学校发展现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效及问题。本期对话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白晓刚。
——编者按
问:基础部的教学定位?
白晓刚: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造型基础部,开创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在造型学科统一开展基础教学的先河,现已成为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学科基础教学的典范。对造型专业基础教学和严格的能力培养是中央美术学院一贯的造型专业教学的根本。秉承这一宗旨,造型学科基础部融合造型艺术各专业基础的共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造型能力,传承中央美术学院百年优秀造型艺术传统,并融入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创造观念和造型意识,深化对造型艺术的认识与实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学生能够从造型学科的专业角度完善自身的优长,为艺术发展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现场
问:在教育改革带来的转型中,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白晓刚:年轻的学生处在巨量讯息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速成”成为一种心态和现像。因此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要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既要坚持艺术教育的规律,同时也要创新更加多元和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基础部开设了“创作基础”课程,使学生明确扎实全面的造型基础能力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同时将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联通,调动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丰富的视觉信息和感受体验转化为运用造型语言和专业能力形成画面的主动表达和创作实践的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老教授靳尚谊、杜键、孙景波、戴士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参观造型学科基础部
《“大家谈基础”第一讲》文国璋先生讲座现场
问:基础部的课程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情况?
白晓刚:造型学科基础部围绕造型各专业的共性认识和艺术综合素质展开通识性造型基础教学。在面向未来造型艺术日益丰富的表现形态,以及在多元学科交叉的新格局下,造型学科基础部秉承“宽基础”和“厚基础”的教学理念,构建基础造型、立体造型、创作造型、传统造型四大课程体系,开设素描、色彩、结构解剖、泥塑、透视、春季写生、创作基础、语言拓展、书法和传统线描等专业课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造型基本功的重要性,熟练掌握造型基础语言,培养造型专业一年级学生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课堂现场
问:结合美院下乡写生传统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谈谈基础部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哪些独特的安排和优势?
白晓刚:一、以“档案化学习”深化实践沉淀,强化艺术感知与反思能力。建立系统的学习档案制度,鼓励学生通过速写、文字感悟、影像记录等多元形式,实时捕捉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速写训练强化对形态、动态的快速把握,贴合社会对艺术人才“快速提炼生活素材”的需求;文字总结则推动学生从“被动观察”转向“主动思考”,比如记录不同地域的人文差异、自然景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让写生不仅是技法练习,更成为理解社会的载体。这种“记录—总结—反思”的闭环,帮助学生积累鲜活的创作素材,同时培养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为后续应对多元社会需求(如主题性创作、公共艺术设计等)奠定基础。
造型学科基础部学生“一封档案”
造型学科基础部“分系大会”
二、“专业+思政”深度融合,培养兼具艺术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将写生实践与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结合,通过写生红色遗址、绘制革命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理解历史脉络,强化“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座、红歌传唱、下乡回顾展等活动,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象的艺术表达。
造型学科基础部师生下乡写生
造型学科基础部举办学生社会实践主题创作展“我画小康”
三、扎根文化土壤,推动传统与创新的共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写生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技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写生创作。既丰富艺术语言,又助力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呼应社会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需求。
“艺术再长征——新时代主题创作教学汇报展”现场
问:基础部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效果?
白晓刚:造型学科基础部完善教学系统和课程体系,在教学中融入结构解剖、透视、泥塑、书法、传统线描等专业教学,形成以素描、色彩为核心的跨学科、多维度的造型基础体系,同时在基础学科中新增“创作基础课程”,使一年级的基础教学更加完善和全面,形成“造型基础、立体基础、创作基础、传统基础”四大板块及十门课程,共720课时学习量。在此基础上,基础部通过各项表格的分析、总结、比对等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布局,使课程的前后分布关系和课时的比例关系得以更好的协调、合理,多年的优秀课程和已经形成的学术学科的体制更为清晰。
课堂现场
造型学科基础部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色彩”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素描教学基础课程”获评第二批线上一流课程,“素描1”获评线第二批下一流课程。2022年造型学科基础部《色彩》课程教案荣获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2023“造型基础——素描色彩”中央美术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素描教学基础课程》线上课程
2021-2024年基础部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美术馆、国家大剧院、辽宁传媒学院、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等地举办8次以“功夫”为主题的巡展以及研讨会,依托美术展览服务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出版《美育芳草》《功夫·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20周年作品集》《展课·展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优秀成果展》《学艺之道: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系列.素描人物卷》《解构人体:艺术人体解剖》(第2版)《素描教学基础课程》线上课程、《色彩的思想》油画基础技法研究等专业系列丛书,成为专业教材编著领域的领跑者和社会美育的积极践行者。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家简介
白晓刚,生于山西太原,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博士生导师,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