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返回舱着陆“最后十公里”是怎样拍下来的?

返回舱着陆“最后十公里”是怎样拍下来的?
2025-11-05 15:37:5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关注载人航天的观众一定记得这样一个画面:在返回舱即将抵达地面时,一把红白相间的大伞缓缓展开,护送航天员安全着陆。这样的画面是怎样拍下来的?又是谁在记录?接下来一起走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树里测控区的一支落点景象测量团队,看他们如何利用手中的高精度光学设备,织就一张严密的“测控网”,捕捉飞船从开伞到落地的关键瞬间。

飞船返回途中,返回舱从开伞到落地的最后十公里,是任务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此时,飞船下降速度快、光线变化大,每一帧画面的捕捉,都是对返回舱状态的“精准测量”。因此,大树里测控区落点景象测量团队在开展的夜间跟踪训练中,通过镜头锁定、伺服跟踪、实时成像等方式,为指挥中心提供景象测量和光学交会定位任务。

落点景象团队负责人李迎春:跟踪过程中,最紧张的时刻莫过于开伞的瞬间。开伞时,飞船速度瞬间变化很大,非常考验操作手的反应能力,稍不注意就会丢失目标。

为确保跟踪画面在开伞前后顺利过渡,岗位人员在操纵杆上植入平滑算法,通过仿真系统进行单机模拟跟踪训练。同时利用无人机和搜救直升机进行全系统功能演练,开展调焦、变倍和调色,使目标成像清晰、大小适中。此外,该团队结合神舟二十号返回特点,在原有“跟得上、拍得稳、测得准”的基础上,对画面的清晰度和画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用高清的画面记录伞花盛开的瞬间,这套设备还承担着多站交会定位任务。通过多台设备的角度测量数据和图像脱靶量数据,计算出目标的实时位置和预测落点,发送给指挥中心,为后续的搜索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援。

落点景象团队负责人李迎春:通过多次训练演练,我们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任务,用清晰的图像记录航天员安全回家的光辉轨迹。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苏羽佳)
关键词:返回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