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深圳大运游泳中心泳池内的水花不断翻滚,男子4×200米自由泳决赛作为当晚压轴大戏,迎来历史性一幕。当山东队18岁小将张展硕率先触壁时,现场瞬间沸腾。山东队以1.38秒的优势,击败过去三届全运会实现三连冠的浙江队,为山东代表团再添一金,这也是山东游泳在本届赛事中斩获的第六枚金牌。
赛后颁奖仪式上,代表中国公安体育协会出战的烟台老将季新杰向张展硕敬礼致意。这一举动,不仅象征着山东男子游泳完成新老交替,更宣告着山东游泳的黄金时代由此开启。

新王当立,青春无畏
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季新杰作为山东男子游泳的领军人物,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独自面对七名浙江选手的“围剿”,最终摘得一枚宝贵的银牌。那时的张展硕年仅14岁,初登国内大赛舞台,尚无法在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上承担重任。
四年过去,泳池内的力量对比已悄然改变。
本届全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八名选手中有三人来自浙江,三人来自山东,彻底打破了浙江队一家独大的局面。最终,张展硕以打破全国青年纪录的成绩夺冠,展现出新一代山东游泳运动员的强劲实力。
在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由三位奥运冠军和一位亚运冠军组成的浙江队平均年龄27岁,经验丰富。而由刘培鑫、赵一朴、李易峰、张展硕四位“05后”组成的山东队平均年龄不到19岁。赛前,几乎所有人都看好浙江队稳操胜券。
然而,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第一棒刘培鑫在最后50米实现逆转,从第四位追至首位;第二棒赵一朴面对孙杨保持领先;第三棒李易峰顶住潘展乐的冲击;最后一棒张展硕一骑绝尘,力压汪顺率先触壁。四位小将用一场精彩的“青春风暴”,让三连冠的浙江队走下最高领奖台。
山东游泳的崛起并非仅限于男子项目。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葛楚彤、王一淳、张昕煜、杨浚瑄通力合作,以0.10秒的微弱优势险胜浙江队,以“黑马”之姿夺冠,这也是山东游泳时隔16年再获接力项目全运会金牌。

厚积薄发,计划之内
“山东游泳为何这么强?”面对这个问题,山东游泳队教练金浩显得颇为淡定:“其实这个成绩也不算很突然,这几个孩子一直在成长,能够夺冠,我觉得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当被问及是否预料到会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接力这枚金牌时,金浩直言不讳:“当然在我们计划内,不然像张展硕参加这么多个人项目,我们就不会让他再参加接力了。”
山东游泳的强势崛起,建立在日益扩大的选材面和持续增长的后备人才基数之上。近年来,山东通过完善基层培养体系、扩大选材网络,使游泳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各地市的体校培养体系和俱乐部建设不断完善,为省队输送了很多优秀苗子。
三年前的山东省运会,不满16岁的张展硕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游出3分50秒45的成绩,这个成绩在前一年的全运会上足以获得铜牌,已经超越了季新杰在同年龄段的表现。这正是山东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缩影。
山东游泳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无论基数还是尖子选手数量都相当可观。省队选材秉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不以当下成绩为唯一标准。山东游泳队教练武青曾专门介绍:“有的选手从小接受专业训练,具备我们需要的素质。有些孩子现在的成绩可能不突出,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基本功,将成为他们走得更远的基础。”